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换乘系统规划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页 |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系统规划概述 | 第17-23页 |
·换乘系统现存的问题分析 | 第17-20页 |
·换乘系统规划的目标与原则 | 第20-21页 |
·规划目标 | 第20页 |
·规划原则 | 第20-21页 |
·换乘系统规划的内容 | 第21-23页 |
3. 交通换乘量的预测 | 第23-28页 |
·预测目的 | 第23页 |
·预测框架 | 第23-24页 |
·预测模型 | 第24-27页 |
·MNL 模型建立的基本假设 | 第24-25页 |
·效用函数的确定 | 第25-27页 |
·预测评估与抗风险设计 | 第27-28页 |
4. 轨道交通站点分级及其换乘系统规划 | 第28-54页 |
·概述 | 第28页 |
·轨道交通站点换乘功能分级体系 | 第28-31页 |
·国内外的分级体系 | 第28-30页 |
·站点功能分级指标 | 第30-31页 |
·轨道交通之间的无缝换乘 | 第31-34页 |
·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间的无缝换乘 | 第34-40页 |
·城市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 | 第34-36页 |
·轨道交通与小汽车的换乘 | 第36-38页 |
·轨道交通与自行车的换乘 | 第38-39页 |
·轨道交通与步行的换乘 | 第39-40页 |
·地面公共交通的改善 | 第40-43页 |
·交通广场规划 | 第43-47页 |
·站点周边地区建设 | 第47-49页 |
·无缝换乘的软件措施 | 第49-54页 |
·运营主体一元化 | 第49-50页 |
·客运交通票务一体化 | 第50-51页 |
·客运交通信息一体化 | 第51-54页 |
5.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换乘系统评价 | 第54-60页 |
·概述 | 第54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54-57页 |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第54-55页 |
·评价指标体系及其量化 | 第55-57页 |
·评价方法 | 第57-60页 |
6. 实例分析 | 第60-74页 |
·项目背景 | 第60页 |
·现状分析 | 第60-63页 |
·既有轨道线路交通换乘分析 | 第60-62页 |
·公交线网与轨道线路布局分析 | 第62-63页 |
·客流预测 | 第63-67页 |
·预测背景 | 第63-64页 |
·站点客流集散量及集散方式预测 | 第64-67页 |
·规划成果 | 第67-74页 |
·常规公交网络优化调整方案 | 第67-69页 |
·典型站点交通衔接规划方案(以坑口站为例) | 第69-7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75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实践项目及其成果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