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地方政治论文

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研究

内容提要第1-9页
绪论第9-3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20页
 二、相关文献综述第20-27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27-32页
 四、结构安排、创新点和主要结论第32-37页
第一章 政治发展理论与可持续性理论第37-78页
 一、政治发展与可持续性第37-60页
 二、可持续政治发展的含义、特征及其分析框架第60-70页
  (一) 可持续政治发展的含义和基本特征第60-63页
  (二) 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分析框架第63-69页
  (三) 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理论的基本评价第69-70页
 三、可持续政治发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来源第70-78页
  (一) 可持续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及基本特征第71-72页
  (二) 可持续政治发展的质的规定性和基本内容第72-75页
  (三) 可持续政治发展的逻辑理路和分析方法第75-78页
第二章 县域个体主体可持续发展:自主精神和参与能力——以国家权力视角对公民进行的研究第78-134页
 一、县域公民政治参与的质的规定性及其特征第78-94页
  (一) 国内外学者关于公民政治参与的认识第78-84页
  (二) 国内外学者关于政治参与概念的理解第84-87页
  (三) 县域公民政治参与的质的规定性及特征第87-94页
 二、当代民主政治下公民参与的理论及评价第94-101页
  (一) 当代民主理论:民主政治是政治精英的统治第94-96页
  (二) 参与民主理论:公民扩大对自己生活的控制第96-100页
  (三) 关于参与民主理论的基本评价及其借鉴第100-101页
 三、转型时期县域公民政治参与的演进和发展第101-134页
  (一) 县域公民参与的宪法依据及其新解释第102-104页
  (二) 关于县域公民直接参与的方式和途径第104-105页
  (三) 县域公民参与选举等实践活动及其发展第105-115页
  (四) 县级人大代表的实践活动及其发展第115-124页
  (五) 县域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实践活动及其发展第124-132页
  (六) 参与能力可持续发展:县域公民参与理论新分析第132-134页
第三章 县级权力主体可持续发展:地方民主和监督能力——以国家权力视角对县级人大进行的研究第134-173页
 一、县级人大监督职权的质的规定性及其特征第134-146页
  (一) 关于县域地方民主的理解和认识第134-139页
  (二) 关于县级人大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第139-141页
  (三) 县级人大监督权力的内涵及其特征第141-146页
 二、县级人大权力监督的理论发展与实践推进第146-163页
  (一) 县级人大权力监督的理解与认识第146-152页
  (二) 县级人大权力监督的实践与进展第152-159页
  (三) 县级人大权力监督还存在的问题第159-163页
 三、监督能力可持续发展:县级人大监督理论新分析第163-173页
第四章 县级行政主体可持续发展:公共精神和服务能力——以国家权力视角对县级政府进行的研究第173-201页
 一、县级政府服务能力的质的规定性及其特征第173-186页
  (一) 地方政府服务职能的理解和认识第174-178页
  (二) 国外地方政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第178-182页
  (三) 县级政府服务能力的内涵及其特征第182-186页
 二、县级政府服务理论和实践进程第186-197页
  (一) 地方政府发展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进程第187-188页
  (二) 县级政府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进程第188-197页
  (三) 县级政府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成效和影响第197页
 三、转型时期县级政府服务能力的理论分析第197-201页
第五章 推进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第201-237页
 一、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的目标模式第202-203页
 二、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的基本条件第203-208页
 三、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的战略选择第208-211页
 四、新世纪县域公民参与能力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第211-221页
  (一) 县域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可持续发展思路第211-215页
  (二) 县域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可持续发展原则第215-216页
  (三) 县域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可持续发展对策第216-221页
 五、新世纪县级人大监督能力可持续发展思路和对策第221-229页
  (一) 县级人大制度基本特征及可持续发展变量因素第221-223页
  (二) 县级人大监督能力可持续发展思路第223-224页
  (三) 县级人大监督能力可持续发展对策第224-229页
 六、新世纪县级政府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思路与对策第229-237页
  (一) 地方政府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背景和趋势第229-232页
  (二) 县级政府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思路第232-233页
  (三) 县级政府服务能力可持续发展对策第233-237页
结语第237-241页
参考文献第241-24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研究成果第247-248页
论文摘要第248-250页
Abstract第250-253页
后记第253页

论文共2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CDMA的全球定位信息加密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富铁锌苜蓿芽的培育及营养价值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