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32生物合成苏云金素的代谢调控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8页
   ·苏云金素的结构和性质第12-13页
   ·苏云金素的生物合成第13-14页
   ·苏云金素的分析和纯化第14-15页
   ·苏云金素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理第15页
   ·苏云金素的安全性和应用前景第15-16页
   ·微生物代谢体系及其调控第16-20页
   ·生物合成前体和细胞通透性对产物合成的影响第20-23页
     ·生物合成的研究方法第20-21页
     ·前体和细胞通透性对产物生物合成的影响第21-23页
   ·微量热学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第23-26页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及研究目的第26-28页
第二章 苏云金素的分离纯化及检测第28-40页
   ·前言第28页
   ·材料和方法第28-31页
     ·菌种第28页
     ·树脂第28-29页
     ·培养基第29页
     ·生物测定用昆虫第29页
     ·仪器第29页
     ·试剂第29页
     ·离子交换分离纯化第29-30页
     ·树脂预处理第30页
     ·发酵液的预处理第30页
     ·离子交换冲洗液的确定第30-31页
     ·离子交换洗脱液的确定第31页
     ·苏云金素活性生物测定第31页
     ·苏云金素的高效液相检测条件优化第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9页
     ·苏云金素HPLC检测流动相的优化第31-33页
     ·冲洗所需甲酸浓度的确定第33页
     ·甲酸冲洗液的紫外吸收特性及甲酸冲洗液的HPLC检测第33-35页
     ·不同pH值的0.05mol/L NaCl溶液的洗脱效果第35-36页
     ·不同浓度的pH值2.0的NaCl溶液的洗脱效果第36页
     ·氯化钠洗脱液的紫外吸收特性和洗脱液的HPLC检测第36-37页
     ·离子交换分离纯化苏云金素的收率和纯度第37-38页
     ·0.1mol/L氯化钠(pH2.0)洗脱曲线和洗脱液的杀虫活性第38-39页
   ·结论第39-40页
第三章 碳代谢产物对苏云金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第40-46页
   ·前言第40页
   ·材料和方法第40-41页
     ·菌种第40页
     ·培养基第40-41页
     ·仪器第41页
     ·菌种活化第41页
     ·半合成培养基刺激试验第41页
     ·苏云金素含量的测定第41页
     ·菌体量测定第41页
   ·结果与讨论第41-45页
     ·氨基酸对苏云金素合成的影响第42-43页
     ·有机酸对苏云金素合成的影响第43-44页
     ·促进苏云金素合成的碳代谢产物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第四章 分批培养中柠檬酸钠对苏云金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第46-60页
   ·前言第46-47页
   ·材料和方法第47-50页
     ·菌种和培养基第47页
     ·仪器第47-48页
     ·菌种活化第48页
     ·分批培养实验第48页
     ·检测样品制备第48页
     ·发酵参数、菌体干重和苏云金素的测定第48页
     ·腺嘌呤和有机酸的检测第48-49页
     ·PHB的检测第49页
     ·丙酮酸激酶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检测第49-50页
   ·结果与讨论第50-58页
     ·PHB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第50-52页
     ·苏云金素与PHB生物合成的代谢关系第52-58页
   ·结论第58-60页
第五章 连续培养中柠檬酸钠对苏云金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第60-69页
   ·前言第60页
   ·材料和方法第60-61页
     ·菌种第60页
     ·培养基第60-61页
     ·仪器与种子活化第61页
     ·连续培养第61页
     ·检测样品的制备方法和发酵参数、菌体干重、苏云金素、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检测第61页
   ·结果与讨论第61-67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32连续培养特性第61-63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32的生长动力学第63-64页
     ·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32的基质衡算方程第64-66页
     ·苏云金素生成动力学第66页
     ·连续培养稳态条件下柠檬酸钠对苏云金素合成的调节作用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第六章 甲酸钠对苏云金素生物合成的调控作用第69-81页
   ·前言第69-70页
   ·材料和方法第70-71页
     ·菌种第70页
     ·培养基第70页
     ·仪器第70页
     ·菌种活化第70页
     ·静息培养实验第70页
     ·微量热实验第70-71页
     ·检测样品的制备方法和发酵参数、菌体干重、苏云金素、有机酸及PHB的检测第71页
     ·NADH和腺嘌呤的检测第71页
     ·丙酮酸激酶、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甲酸脱氢酶检测第71页
   ·结果与讨论第71-79页
     ·分批培养中甲酸钠对苏云金素合成的影响第71-73页
     ·静息培养中甲酸钠对苏云金素合成的影响第73-76页
     ·甲酸钠对苏云金芽胞杆菌YBT-1532热代谢的影响第76-79页
   ·结论第79-81页
第七章 细胞通透性的改变对苏云金素生物合成合成的影响第81-90页
   ·前言第81页
   ·材料和方法第81-82页
     ·菌种、培养基和仪器第81页
     ·菌种活化方法和分批培养第81页
     ·检测样品制备方法、菌体干重和苏云金素的测定第81-82页
     ·磷酸酯酶测定第82页
   ·结果与讨论第82-88页
     ·二甲亚砜(DMSO)与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对苏云金素合成的影响第82-83页
     ·磷霉素对苏云金素合成的影响第83-85页
     ·青霉素对苏云金素合成的影响第85-86页
     ·苏云金素合成和分泌与细胞通透性及磷酸酯酶的关系第86-88页
   ·结论第88-90页
参考文献第90-99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99-100页
致谢第100-101页
附录 缩略语第101-103页

论文共10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由由房地产公司项目开发策略研究
下一篇:一种基于IEC 61850通信规约的新型微机继电保护装置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