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藻类生物絮凝剂和饮用水除氟生物吸附剂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20页
   ·絮凝技术及其应用现状第11页
   ·絮凝剂的分类第11-13页
     ·无机絮凝剂第12-13页
     ·有机絮凝剂第13页
     ·生物絮凝剂第13页
   ·絮凝剂的应用概况及存在问题第13-14页
   ·絮凝剂发展新动向第14页
   ·生物絮凝剂特性及研究现状第14-19页
     ·生物絮凝剂特点第14-15页
     ·生物絮凝剂的影响因素第15-16页
     ·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第16-17页
     ·生物絮凝剂研究进展第17页
     ·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第17-19页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2 高效絮凝活性藻种的筛选第20-31页
   ·材料第20-21页
   ·仪器第21页
   ·方法第21-22页
     ·絮凝活性的测定方法第21-22页
     ·高岭土悬浊液的制备方法第22页
     ·培养条件优化实验第22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22页
   ·结果及分析第22-30页
     ·藻生长代谢与絮凝剂产出之关系第22-28页
     ·培养条件对衣藻产絮凝剂的影响第28-30页
   ·讨论第30-31页
3 衣藻絮凝剂特性研究第31-41页
   ·材料第31页
     ·藻种及藻的培养第31页
     ·试剂第31页
   ·方法第31-35页
     ·pH对絮凝体系的影响第31页
     ·无机阳离子对絮凝的影响第31页
     ·Ca~(2+)加入量对絮凝作用的影响第31-32页
     ·絮凝剂粗品的提取方法第32页
     ·絮凝剂的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32页
     ·絮凝剂成分分析方法第32-35页
   ·结果及分析第35-40页
     ·絮凝反应体系pH值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无机阳离子对絮凝的影响第36-37页
     ·Ca~(2+)浓度对衣藻絮凝剂絮凝活性的影响第37-38页
     ·絮凝剂的投加量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第38页
     ·絮凝剂的成分分析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4 衣藻絮凝剂对废水的絮凝效果第41-47页
   ·材料第41页
   ·方法第41-42页
     ·浊度-吸光度标准曲线的绘制第41页
     ·污水浊度的测定第41-42页
   ·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浊度-吸光度标准曲线第42页
     ·衣藻絮凝剂对乳清废水的絮凝活性分析第42-43页
     ·衣藻絮凝剂对烟草废水的絮凝活性分析第43-44页
     ·衣藻絮凝剂对造纸废水的絮凝活性分析第44-46页
   ·结果与讨论第46-47页
5 饮用水除氟——文献综述第47-58页
   ·氟化物的性质及危害第48-49页
   ·人体对氟化物的摄取与吸收第49-50页
   ·氟化物的分布与特点第50-52页
   ·国内外除氟技术动态第52-56页
     ·混凝沉淀法第52-53页
     ·吸附法第53-54页
     ·电凝聚法和电渗析法第54-55页
     ·反渗透和纳滤技术第55页
     ·离子交换法第55-56页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56-58页
6 新型饮用水除氟生物吸附剂的研发第58-76页
   ·试验原料与试剂第58-59页
     ·试验原料第58页
     ·试剂第58-59页
   ·试验仪器第59页
   ·实验分析方法第59-61页
     ·氟的测定方法第59-60页
     ·搅拌吸附实验第60页
     ·恒温震荡实验第60页
     ·微柱动态实验第60-61页
     ·水中铁、锰的测定方法第61页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第61页
   ·试验内容第61-62页
     ·静态吸附实验第61-62页
     ·动态实验内容第62页
   ·结果及分析第62-69页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62页
     ·Bio-F生物除氟剂特点第62页
     ·吸附等温线的绘制第62-66页
     ·除氟效果随时间的变化第66页
     ·pH值对四种除氟材料除氟容量的影响第66-67页
     ·氟浓度对四种除氟材料除氟容量的影响第67-68页
     ·不同水质条件下Bio-F生物除氟剂除氟容量比较第68-69页
   ·动态除氟实验第69-75页
     ·流速与出水氟浓度的关系第69-70页
     ·动态过柱情况第70页
     ·再生效果比较第70-71页
     ·示范区运行情况第71-75页
   ·结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4页
附录 常用溶液的配制第84-88页
在读期间已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第88-89页
致谢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职生商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实证研究
下一篇: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在审计制度安排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