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悬索桥的发展概况 | 第8-10页 |
·悬索桥的主要构造及形式 | 第10-12页 |
·桥塔 | 第10-11页 |
·主缆 | 第11-12页 |
·吊索与索夹 | 第12页 |
·加劲梁 | 第12页 |
·悬索桥计算理论的发展 | 第12-17页 |
·弹性理论 | 第13-14页 |
·挠度理论 | 第14-16页 |
·有限位移理论 | 第16-17页 |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内容及方法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几何非线性平面有限元计算理论 | 第21-43页 |
·概述 | 第21页 |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平衡方程的建立 | 第21-24页 |
·T.L列式法和 U.L列式法 | 第21-22页 |
·几何非线性有限元增量平衡方程 | 第22-24页 |
·平面梁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 | 第24-27页 |
·平面杆单元的切线刚度矩阵 | 第27-28页 |
·平面索单元 | 第28页 |
·转换矩阵 | 第28-29页 |
·非线性有限元增量平衡方程的求解 | 第29-39页 |
·Newton-Raphson迭代法(简称 N-R法) | 第29-31页 |
·荷载增量法 | 第31-33页 |
·混合法 | 第33页 |
·动坐标法求杆端力 | 第33-36页 |
·带动坐标的混合法 | 第36-39页 |
·考题 | 第39-43页 |
·瞬变结构 | 第39-40页 |
·自由缆索结构-Saafan第一考题 | 第40-41页 |
·柔性梁索结构-Saafan第二考题 | 第41-43页 |
第三章 悬索桥恒载状态下的结构内力及几何形状的精细计算 | 第43-51页 |
·概述 | 第43页 |
·悬索桥的施工过程 | 第43-46页 |
·恒载状态下的结构内力及几何形状的精细迭代算法 | 第46-48页 |
·悬索桥的有限元模拟 | 第48-51页 |
·主缆、吊杆、塔、加劲梁的模拟 | 第48页 |
·鞍座的模拟及顶推模拟 | 第48-49页 |
·吊杆张拉模拟 | 第49页 |
·预应力效应模拟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北盘江悬索桥结构内力 | 第51-62页 |
·概述 | 第51-55页 |
·设计标准 | 第51页 |
·桥梁结构设计 | 第51-55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主要计算结果 | 第56-62页 |
·加劲梁、支座位移及变形计算结果 | 第56页 |
·主缆轴力、应力及安全系数计算结果 | 第56-57页 |
·吊杆轴力及安全系数计算结果 | 第57页 |
·加劲梁内力及应力计算结果 | 第57页 |
·桥塔计算结果 | 第57-62页 |
第五章 北盘江悬索桥荷载试验 | 第62-73页 |
·概述 | 第62页 |
·试验荷载 | 第62页 |
·试验项目 | 第62-64页 |
·测试截面及测点布置 | 第64-66页 |
·试验程序 | 第66页 |
·试验结果 | 第66-72页 |
·位移 | 第66-69页 |
·应变 | 第69-71页 |
·吊索索力 | 第71-72页 |
·主缆 | 第72页 |
·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语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