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分度凸轮综合与仿真系统研究开发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1-14页 |
·国外凸轮的研究情况 | 第12页 |
·国内凸轮的研究概况 | 第12-13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平行分度凸轮的参数选择研究 | 第15-25页 |
·平行分度凸轮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关系 | 第15-16页 |
·分度数n和分度角τ_h | 第15页 |
·动静比k_d和凸轮动程角θ_h | 第15页 |
·从动滚子数m和凸轮头数G_m | 第15-16页 |
·中心距c和径距比K_(rc) | 第16页 |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分析与选择 | 第16-22页 |
·凸轮曲线的无量纲运动参数 | 第16-17页 |
·分度凸轮机构的常用运动规律 | 第17-21页 |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特性值 | 第21-22页 |
·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取以及适用场合 | 第22页 |
·平行分度凸轮轮廓的制约条件分析 | 第22-24页 |
·压力角条件 | 第22-23页 |
·连续传动条件 | 第23页 |
·不根切条件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平行分度凸轮综合及凸轮轮廓设计 | 第25-49页 |
·平行分度凸轮机构的类型分析与综合 | 第25-27页 |
·齐次坐标变换介绍 | 第27-29页 |
·外接式平行分度凸轮轮廓设计 | 第29-34页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29页 |
·凸轮的理论廓线方程式 | 第29-32页 |
·凸轮的工作廓线方程式 | 第32-34页 |
·内接式平行分度凸轮轮廓设计 | 第34-38页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34页 |
·凸轮的理论廓线方程式 | 第34-37页 |
·凸轮的工作廓线方程式 | 第37-38页 |
·直动式平行分度凸轮轮廓设计 | 第38-42页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38页 |
·凸轮的理论廓线方程式 | 第38-41页 |
·凸轮的工作廓线方程式 | 第41-42页 |
·内置式平行分度凸轮轮廓设计 | 第42-47页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42-43页 |
·凸轮的工作廓线方程式 | 第43-47页 |
·平行分度凸轮的设计方法与步骤 | 第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平行分度凸轮仿真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 第49-59页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49-50页 |
·开发工具的应用 | 第50-52页 |
·VC++6.0的应用 | 第50-51页 |
·UG的应用 | 第51-52页 |
·分度凸轮仿真系统的组成 | 第52-53页 |
·廓线设计模块 | 第52-53页 |
·图形仿真模块 | 第53页 |
·数据提取模块 | 第53页 |
·加工仿真模块 | 第53页 |
·分度凸轮仿真系统功能的实现 | 第53-58页 |
·廓线设计功能的实现 | 第53-54页 |
·图形仿真功能的实现 | 第54-55页 |
·数据提取功能的实现 | 第55页 |
·加工仿真功能的实现 | 第55-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系统的使用及算例 | 第59-65页 |
·系统的使用步骤 | 第59页 |
·系统的使用及算例 | 第59-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全文的工作总结 | 第65页 |
·论文工作展望 | 第65-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实践工作及成果 | 第67-68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67页 |
参与的科研工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