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对感潮河段水动力影响研究--以宁波惊驾路甬江大桥为例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3-15页 |
第二章 感潮河段水动力特性及研究方法 | 第15-32页 |
·感潮河段水动力特性 | 第15-18页 |
·水流特性 | 第16-17页 |
·泥沙特性 | 第17-18页 |
·桥梁工程对感潮河段水动力的影响 | 第18-23页 |
·一般特性 | 第18-21页 |
·感潮河段桥梁工程附近的水动力特性 | 第21-23页 |
·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 第23-26页 |
·物理模型试验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潮汐河口物理模型试验 | 第24-26页 |
·数值模拟计算研究 | 第26-30页 |
·数值模拟计算的发展及研究现状 | 第26-28页 |
·潮流数值模拟 | 第28-30页 |
·复合模型 | 第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甬江河段水动力条件分析 | 第32-44页 |
·宁波三江的自然概况 | 第32-35页 |
·径流条件 | 第33-34页 |
·潮汐 | 第34页 |
·泥沙 | 第34-35页 |
·宁波三江水动力分析 | 第35-39页 |
·实测水位情况分析 | 第36-38页 |
·实测潮量、流量变化情况分析 | 第38-39页 |
·甬江河床演变分析 | 第39-43页 |
·甬江河道的总体演变 | 第39-41页 |
·甬江右边滩演变趋势分析 | 第41-42页 |
·惊驾路甬江大桥对甬江水动力影响分析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感潮河段水动力模型建立 | 第44-63页 |
·水流运动基本方程及离散格式 | 第44-47页 |
·控制方程及定解条件 | 第44-45页 |
·控制方程离散求解 | 第45-47页 |
·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7-52页 |
·SMS水动力数学模型 | 第47-48页 |
·计算范围及网格剖分 | 第48-51页 |
·计算参数的确定 | 第51-52页 |
·潮汐物理模型的建立 | 第52-54页 |
·模型试验范围及运行控制 | 第52-54页 |
·模型试验比尺 | 第54页 |
·物模、数模相似验证 | 第54-57页 |
·潮位验证以及成果分析 | 第55-56页 |
·流速验证以及成果分析 | 第56-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63页 |
第五章 惊驾路甬江大桥对甬江水动力的影响 | 第63-90页 |
·工程概况 | 第63-64页 |
·模拟方案的布置 | 第64-65页 |
·物理模型试验 | 第65-73页 |
·桥墩壅水影响试验 | 第65页 |
·工程前后桥墩附近的流场变化 | 第65-73页 |
·数学模型计算 | 第73-84页 |
·惊驾路雨江大桥对潮流的影响 | 第73-74页 |
·惊驾路雨江大桥对潮流场的影响 | 第74-78页 |
·工程前后的落急流场计算 | 第78-84页 |
·物模、数模成果比较 | 第84-89页 |
·典型洪潮组合下桥墩壅水比较 | 第84-85页 |
·典型洪潮组合下工程后流速变化比较 | 第8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