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页
   ·无线入侵检测技术研究现状第8-10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第10-11页
第二章 WLAN概述第11-18页
   ·WLAN标准第11-13页
     ·IEEE 802.11第11页
     ·IEEE 802.11b第11-12页
     ·IEEE 802.11a第12页
     ·IEEE 802.11g第12页
     ·IEEE 802.11i第12页
     ·IEEE 802.11n第12-13页
   ·WLAN的组成第13-14页
   ·WLAN组网方式第14-15页
   ·IEEE802.11协议分析第15-17页
   ·本章小结第17-18页
第三章 无线局域网入侵检测系统第18-28页
   ·无线局域网安全技术第18-19页
     ·MAC地址过滤和服务区标识符(SSID)匹配第18页
     ·WEP协议第18页
     ·WPA技术第18-19页
     ·802.11i协议第19页
   ·WLAN常见的入侵方式第19-21页
     ·网络窃听第19页
     ·假冒身份第19-20页
     ·拒绝服务攻击第20页
     ·SSID猜解与诱骗第20页
     ·中间人攻击第20-21页
     ·异常报文攻击第21页
     ·重放攻击第21页
   ·入侵检测的概念第21-22页
   ·入侵检测技术第22-27页
     ·入侵检测的发展第22页
     ·入侵检测的分类第22-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基于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系统设计第28-52页
   ·模式匹配与协议分析结合的入侵检测方法第28-29页
   ·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检测过程第29-31页
     ·协议分析树的构建第30-31页
   ·基于协议分析技术的入侵检测体系结构第31-32页
   ·检测代理关键模块设计第32-49页
     ·数据捕获模块第33-37页
     ·预检测模块第37-38页
     ·解码模块第38-42页
     ·规则解析模块第42-43页
     ·协议分析模块第43-44页
     ·模式匹配算法第44-47页
     ·改进的BM算法第47-49页
   ·对常见攻击的检测效果分析第49-51页
     ·IP 攻击第49-50页
     ·ICMP 攻击第50页
     ·其他攻击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结论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P流媒体缓存管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失败—终止签名与多方密钥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