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1. 石蒜属植物概况 | 第11-15页 |
·石蒜属植物的生物学特征 | 第11-12页 |
·石蒜属植物的利用价值 | 第12-13页 |
·石蒜属植物分子细胞研究 | 第13-15页 |
2. 染色体GIEMSA C-分带和荧光显带 | 第15-20页 |
·染色体分带概述 | 第15页 |
·植物染色体Giemsa C-分带 | 第15-19页 |
·植物染色体 Giemsa C-分带研究的发展 | 第16页 |
·植物染色体 Giemsa C-分带的显带机制 | 第16-18页 |
·植物染色体 Giemsa C-带的应用 | 第18-19页 |
·荧光分带 | 第19-20页 |
3. 荧光原位杂交 | 第20-25页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 第20-21页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应用 | 第21-22页 |
·进行基因定位 | 第21页 |
·研究染色体易位 | 第21页 |
·检测外源基因 | 第21-22页 |
·鉴定亲缘关系 | 第22页 |
·核糖体rDNA 荧光原位杂交概述 | 第22-25页 |
·5S rDNA 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45S rDNA 在植物中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4. 本研究的内容、目的意义 | 第25-27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石蒜属植物染色体分带 | 第27-4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7-28页 |
·染色体制片 | 第27页 |
·取材 | 第27页 |
·材料处理 | 第27页 |
·染色体显带技术 | 第27-28页 |
·染色体C-分带 | 第27-28页 |
·DAPI 荧光显带 | 第2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8-41页 |
·石蒜属植物染色体制片 | 第28-31页 |
·取材对染色体制片的影响 | 第28-29页 |
·预处理对染色体制片的影响 | 第29页 |
·解离和揭片对染色体制片的影响 | 第29-31页 |
·石蒜属植物染色体C-分带 | 第31-33页 |
·酸、碱变性对染色体C-分带的影响 | 第31-32页 |
·Giemsa 溶液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对 C-分带的影响 | 第32-33页 |
·石蒜属植物染色体C-带带型 | 第33-39页 |
·石蒜的C-带带型分析 | 第33页 |
·换锦花的C-带带型分析 | 第33-36页 |
·中国石蒜的 C-带带型分析 | 第36页 |
·忽地笑的C-带带型分析 | 第36-39页 |
·石蒜属植物 C-带的比较 | 第39页 |
·石蒜属植物DAPI 显带 | 第39-41页 |
3. 讨论 | 第41-43页 |
·染色体 C-带的多态性 | 第41页 |
·石蒜属植物的核型 | 第41-42页 |
·石蒜属植物带型与进化 | 第42-43页 |
第三章 石蒜属植物荧光原位杂交 | 第43-53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染色体制片同第二章1.2.1 | 第43页 |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 | 第43-4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4-50页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第44-47页 |
·核糖体rDNA 的分布位点 | 第47-50页 |
4. 讨论 | 第50-53页 |
·核糖体rDNA 杂交信号多态性 | 第50页 |
·核糖体rDNA 分布特点 | 第50-52页 |
·重复序列rDNA 位点分布与核型分析 | 第52-53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1. 结论 | 第53页 |
2.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详细摘要 | 第60-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