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一、证明妨碍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8-17页 |
| (一) 证明权理论 | 第8-10页 |
| (二) 诉讼协同主义 | 第10-14页 |
| (三) 诚信原则与真实义务 | 第14-17页 |
| 二、证明妨碍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17-23页 |
| (一) 日本的证明妨碍制度 | 第17-18页 |
| (二) 德国的证明妨碍制度 | 第18-20页 |
| (三) 美国的证明妨碍制度 | 第20-21页 |
| (四) 台湾的证明妨碍制度 | 第21-23页 |
| 三、证明妨碍的构成及法律后果 | 第23-32页 |
| (一) 证明妨碍的构成要件 | 第23-27页 |
| (二) 证明妨碍的制裁依据 | 第27-29页 |
| (三) 证明妨碍的法律后果 | 第29-32页 |
| 四、我国民事诉讼证明妨碍制度的完善 | 第32-45页 |
| (一) 我国证明妨碍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32-34页 |
| (二) 证明妨碍制度相关措施的完善 | 第34-37页 |
| (三) 证明妨碍制度构成要件的完善 | 第37-38页 |
| (四) 证明妨碍制度主体与范围的完善 | 第38-42页 |
| (五)证明妨碍制度法律后果的完善 | 第42-45页 |
| 结论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9-50页 |
| 后记 | 第50-52页 |
| 详细摘要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