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3页 |
| 符号说明 | 第13-14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34页 |
| ·苦参的化学成分 | 第14-16页 |
| ·生物碱 | 第14-15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5页 |
| ·挥发油成分 | 第15页 |
| ·其它类型的化合物 | 第15-16页 |
| ·苦参及其生物碱药理研究 | 第16-19页 |
| ·抗癌作用研究 | 第16-17页 |
| ·抗肝损伤药理研究 | 第17页 |
| ·抗病毒性心肌炎及提高心肌功能作用研究 | 第17页 |
| ·免疫药理研究 | 第17-18页 |
| ·其它药理研究 | 第18页 |
| ·药物制剂 | 第18-19页 |
| ·苦参及其生物碱在农药中的应用 | 第19-21页 |
| ·植物源农药苦参生物碱的杀虫特点 | 第19-20页 |
| ·苦参及其生物碱在我国农业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 ·生物碱的提取方法概述 | 第21-24页 |
| ·生物碱提取的传统方法 | 第21-22页 |
| ·生物碱提取新技术 | 第22-24页 |
| ·生物碱的纯化方法概述 | 第24-28页 |
| ·有机溶剂萃取 | 第24页 |
| ·色谱分离 | 第24-25页 |
| ·树脂吸附 | 第25-26页 |
| ·分子印迹 | 第26页 |
| ·膜分离 | 第26-27页 |
| ·结语 | 第27-28页 |
| ·超临界萃取在中草药提取分离中的应用 | 第28-33页 |
| ·挥发油 | 第28-29页 |
| ·SFE在生物碱提取中的应用 | 第29-30页 |
| ·香豆素和木脂素 | 第30页 |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30-31页 |
| ·醌类化合物 | 第31页 |
| ·在萜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 第31-32页 |
| ·皂苷 | 第32页 |
| ·其它类 | 第32页 |
| ·前景与展望 | 第32-33页 |
| ·本课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33-34页 |
| 第二章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34-46页 |
| ·超临界萃取工艺的试验原理 | 第34-35页 |
| ·苦参生物碱在超临界 CO_2中溶解度的计算 | 第35-39页 |
| ·溶质在超临界 CO_2中溶解度的计算方法 | 第35-37页 |
| ·苦参生物碱在超临界 CO_2中溶解度的计算 | 第37-39页 |
| ·溶剂萃取技术 | 第39-41页 |
| ·溶剂提取基本原理 | 第39页 |
| ·溶剂的分类 | 第39-40页 |
| ·溶剂萃取原则 | 第40-41页 |
| ·溶剂提取的主要方法 | 第41页 |
| ·均匀设计原理 | 第41-42页 |
| ·苦参生物碱的分析方法 | 第42-45页 |
| ·碘化铋钾显色反应 | 第43页 |
| ·酸碱滴定法 | 第43页 |
| ·薄层层析法(TLC) | 第43-44页 |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第44页 |
|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试验确定苦参总碱的提取方法 | 第46-66页 |
| ·溶剂法萃取苦参总碱 | 第46-48页 |
|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46-47页 |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47页 |
| ·溶剂萃取的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 ·加提携剂的超临界 CO_2流体萃取试验 | 第48-51页 |
|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48-50页 |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50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0-51页 |
| ·超临界 CO_2除油-溶剂萃取苦参总碱相结合 | 第51-64页 |
|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 | 第51页 |
| ·试验方法 | 第51-53页 |
| ·试验结果的表征、分析方法 | 第53-54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4-64页 |
| ·超临界除油-超临界加提携剂萃取苦参总碱 | 第64-65页 |
|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64页 |
| ·试验方法与步骤 | 第64页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64-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四章 氧化苦参碱的分离纯化 | 第66-72页 |
| ·溶剂萃取法中氧化苦参碱的分离纯化 | 第66-68页 |
|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66页 |
| ·试验方法 | 第66-68页 |
| ·超临界萃取—溶剂萃取法中氧化苦参碱的分离纯化 | 第68-69页 |
|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68页 |
| ·试验方法 | 第68-69页 |
| ·两种分离方法的对比分析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第五章 苦参总碱的氧化反应 | 第72-79页 |
| ·反应原理 | 第72-73页 |
| ·试验原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73页 |
| ·试验方法 | 第73-75页 |
| ·薄层色谱定性分析 | 第75页 |
| ·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检验氧化苦参碱晶体纯度 | 第75-76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6-78页 |
| ·不同氧化条件的结果分析 | 第76-77页 |
| ·氧化后的分离结果与分析 | 第77-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