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西部生态恶化与经济落后形成恶性循环 | 第13页 |
·西部生态建设投资长期不足 | 第13-14页 |
·政府开始允许民间资金介入公共投资领域 | 第14-15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6-19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6-18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9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的基本理论 | 第21-33页 |
·生态投资补偿概念的界定 | 第21-23页 |
·生态投资补偿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生态公共物品的补偿性质 | 第25-26页 |
·生态公共物品的投资补偿方式分析 | 第26-28页 |
·生态投资的内在属性决定西部生态投资补偿的基本格局 | 第28-33页 |
·生态投资的正外部性与以政府为主体的投资补偿基本格局 | 第28-30页 |
·生态投资的资金密集性特征与补偿资金的多样性 | 第30-31页 |
·生态投资的复杂性与生态投资补偿主体和方式的多样性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生态投资补偿方式的国际经验 | 第33-38页 |
·美国 | 第33-35页 |
·政府积极补偿林业建设 | 第34页 |
·生态税收制度 | 第34页 |
·土地退耕项目 | 第34-35页 |
·巴西 | 第35页 |
·生态增值税 | 第35页 |
·建立永久性的私有自然遗产保护区 | 第35页 |
·合法储藏量的可贸易权 | 第35页 |
·哥斯达黎加 | 第35-36页 |
·生态销售税 | 第35-36页 |
·可确认的贸易补偿 | 第36页 |
·对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的启示与借鉴 | 第36-38页 |
·政府应在生态投资补偿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 第36页 |
·政府用于生态投资补偿资金主要来自国家预算 | 第36页 |
·市场机制在生态投资补偿中发挥重要作用 | 第36-37页 |
·发挥法律在投资补偿中的作用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及投资补偿方式进展 | 第38-49页 |
·西部生态环境现状及恶化原因 | 第38-41页 |
·西部生态环境现状 | 第38-39页 |
·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 第39-41页 |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进展 | 第41-42页 |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经验 | 第42-44页 |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存在的问题 | 第44-49页 |
第五章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的选择 | 第49-58页 |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模式比较 | 第49-51页 |
·完全政府纯财政补偿模式 | 第49页 |
·政府干预下的半市场化模式 | 第49-50页 |
·较为市场化的“产权结合”模式 | 第50页 |
·西部投资补偿模式的绩效比较 | 第50-51页 |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的选择原则 | 第51-52页 |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的具体方式 | 第52-55页 |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方式的选择 | 第55-58页 |
·西部生态恶化重点区域建设的投资补偿方式 | 第55页 |
·西部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的投资补偿方式 | 第55-56页 |
·西部其他生态恶化区域的投资补偿方式 | 第56-58页 |
第六章 西部生态投资补偿政策建议 | 第58-65页 |
·法律保障 | 第58-59页 |
·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 第59-60页 |
·重新设计和改革自然资源产权制度 | 第60-61页 |
·筹集生态投资补偿资金 | 第61-64页 |
·加强生态补偿资金的使用与管理 | 第64页 |
·加快科技体制改革 | 第64-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