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3页 |
Abstract | 第13-16页 |
第一章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概述 | 第16-23页 |
一、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二、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17-18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可行性分析 | 第18页 |
(三)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管理分析 | 第18-19页 |
(四)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过程质量控制研究 | 第19页 |
(五)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评价 | 第19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一) 样品系统聚类方法与 Fisher准则判别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二) 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分析 | 第20页 |
(三) 联立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 第20页 |
(四) 一般数理统计学方法 | 第20页 |
(五) 博弈论不完全信息博弈模型 | 第20页 |
五、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一) 实现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可行性论证 | 第20-21页 |
(二) 实现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工作的有效管理 | 第21页 |
(三) 建立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质量控制计量经济学模型 | 第21页 |
(四) 实现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绩效的评价分析 | 第21页 |
(五) 为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决策者提供系统的参考信息 | 第21页 |
六、研究对象与样本的确定方法 | 第21-22页 |
七、研究步骤 | 第22页 |
八、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动因分析 | 第23-51页 |
第一节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基本属性与运行模式 | 第24-29页 |
一、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基本属性 | 第24-26页 |
(一)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准军事准备 | 第24-25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的正规化建设 | 第25页 |
(三) 军事效益对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影响 | 第25-26页 |
(四) 区间经济不平衡性与军人后勤保障水平的统一性 | 第26页 |
(五)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主体的多元化 | 第26页 |
二、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基本运行模式 | 第26-29页 |
(一)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内部承包模式 | 第27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部门外部承包运行模式 | 第27-28页 |
(三)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整体移交模式 | 第28页 |
(四) 军队医院与承包商的联合保障运行模式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必要性 | 第29-33页 |
一、地方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一般经济规律分析 | 第29-31页 |
(一) 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具有宏观经济上的关联性 | 第29-31页 |
二、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必要性分析 | 第31-33页 |
(一) 市场经济对军队医院的后勤保障的要求 | 第31-32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必须走现代集约化管理之路 | 第32页 |
(三) 后勤保障需求变化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的影响 | 第32页 |
(四) 实行后勤保障社会化,是实现军队医院职能的迫切需要 | 第32-33页 |
(五) 后勤保障社会化是提高军费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 | 第33页 |
第三节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可行性分析 | 第33-38页 |
一、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制约因素与改善的可行性 | 第34-36页 |
(一) 供给性福利后勤思想观念的形成与制约作用 | 第34-35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相对封闭式的经营模式 | 第35-36页 |
二、加快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需要创造的环境与条件 | 第36-38页 |
(一) 革新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认识 | 第36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的社会化需要相应的政策扶持 | 第36-37页 |
(三)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的不断完善为社会化改革做好了准备 | 第37-38页 |
第四节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部门可行性评价 | 第38-51页 |
一、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可行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39页 |
二、样品系统聚类分析原理 | 第39-45页 |
(一) 聚类要素的数据处理 | 第40-41页 |
(二) 距离和相似系数的计算 | 第41-43页 |
(三) 聚类方法 | 第43-44页 |
(四)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可行性聚类分析结果 | 第44-45页 |
三、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可行性分析讨论 | 第45-46页 |
四、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判别分析 | 第46-49页 |
(一) 判别分析方法概述 | 第46-47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判别分析结果 | 第47-49页 |
五、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一) 充分考虑后军队医院所担负的职责与面临的环境 | 第49页 |
(二) 充分考虑军队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社会化自身的需要 | 第49页 |
(三) 充分论证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 第49-50页 |
(四) 科学预测与把握后勤保障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50页 |
(五)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科学分步逐层展开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博弈模型研究 | 第51-71页 |
第一节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管理 | 第51-55页 |
一、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管理的基本内容 | 第51-53页 |
(一)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招标分类及基本原则 | 第52页 |
(二) 招标主体资格认证 | 第52-53页 |
二、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53-55页 |
(一) 军队医院在市场信息掌握上还存在不足之处 | 第54页 |
(二) 军队医院在招标主体资格认证上缺乏良好的考核标准与能力 | 第54-55页 |
(三) 军队医院还缺乏对深层招标问题的处理能力 | 第55页 |
三、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管理的必要性与作用 | 第55页 |
第二节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适用博弈模型研究 | 第55-61页 |
一、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管理相关博弈论概念 | 第55-58页 |
(一) 博弈论基本理论 | 第56页 |
(二) 博弈论的基础内容 | 第56-57页 |
(三) 博弈模型分类 | 第57-58页 |
(四) 纳什均衡(Nashequilibrium) | 第58页 |
二、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博弈机理 | 第58-61页 |
(一)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招标博弈模型 | 第58-60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模型的均衡分析 | 第60-61页 |
三、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博弈论现实意义 | 第61页 |
第三节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博弈实证分析 | 第61-68页 |
一、社会化招标博弈实证医院概述 | 第62页 |
二、局中人考核与确认 | 第62-63页 |
三、博弈的策略集制定 | 第63-64页 |
(一) 军队医院招标委托人招标策略 | 第63-64页 |
(二) 地方餐饮业公司招标策略 | 第64页 |
(三) 军队医院转制职工招标策略 | 第64页 |
四、确定支付函数 | 第64-65页 |
五、寻求纳什均衡 | 第65-67页 |
六、病员餐厅社会化招标博弈结果与运行效果分析 | 第67-68页 |
第四节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管理对策与建议 | 第68-71页 |
一、博弈论模型及实证分析的结论 | 第68-70页 |
(一) 加大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投入资金的优惠额度 | 第68页 |
(二) 军队医院方应提供更加翔实的承包成本与收益信息 | 第68-69页 |
(三)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投标价格最大不是唯一的招标标准 | 第69页 |
(四) 社会必须提供一定数量的后勤保障承包商 | 第69-70页 |
二、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管理的相关问题分析 | 第70-71页 |
(一) 制定完善的军队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社会化招标管理规则 | 第70页 |
(二) 加强军队医院后勤保障部门社会化招标局中人资格的认证 | 第70页 |
(三) 切实制定好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博弈策略 | 第70-71页 |
第四章 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质量控制联立模型分析 | 第71-86页 |
第一节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71-73页 |
一、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质量分析指标 | 第72-73页 |
二、军队医院后勤保障质量影响指标 | 第73页 |
第二节 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质量控制联立模型理论分析 | 第73-75页 |
一、联立方程基本形式 | 第73-74页 |
二、模型的识别 | 第74-75页 |
第三节 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质量控制联立模型应用 | 第75-86页 |
一、军队医院后勤保障质量控制理论联立模型 | 第75页 |
二、军队医院后勤保障质量控制数量联立模型 | 第75-77页 |
三、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质量分析 | 第77-82页 |
(一)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质量现状 | 第77-81页 |
(二) 质量控制联立模型统计分析 | 第81-82页 |
四、联立方程在军队医院后勤保障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 | 第82页 |
五、做好军队医院质量控制对策与建议 | 第82-86页 |
(一) 转变关于后勤保障的观念 | 第82-83页 |
(二) 增强医院与承包商对后勤保障质量控制的共识 | 第83页 |
(三) 加大军队医院监管和质量控制工作的力度 | 第83-85页 |
(四) 深化改革并适时调整军队医院内设后勤保障职能机构 | 第85-86页 |
第五章 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 第86-103页 |
第一节 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绩效评价分析 | 第86-90页 |
一、绩效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86-87页 |
二、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绩效调查分析 | 第87-90页 |
(一)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部门投资收益率 | 第87-88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对医院医疗主业发展的贡献 | 第88-90页 |
(三)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对保障对象满意度的影响 | 第90页 |
第二节 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绩效评价指标主成份分析 | 第90-103页 |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91-93页 |
(一) 主成分表达式方程 | 第91-92页 |
(二) 主成分分析计算步骤 | 第92-93页 |
二、军队医院后勤社会化绩效评价主成分实证分析 | 第93-96页 |
(一)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评价指标主成分分析 | 第94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 | 第94-96页 |
三、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综合评价分析 | 第96-99页 |
(一) 参与者的支持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的影响 | 第97页 |
(二) 医院的监管与承包商的配合程度对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的影响 | 第97-98页 |
(三) 市场因素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的影响 | 第98页 |
(四) 后勤保障服务质量对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的影响 | 第98-99页 |
(五) 医疗主业的投资对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的影响 | 第99页 |
四、主成分分析基础上的影响因素量化分析 | 第99-102页 |
(一) 主成分回归方程用于原始指标量化的基本思路 | 第99-100页 |
(二) 主成分回归分析结果 | 第100-102页 |
五、本章小节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探讨与建议 | 第103-113页 |
一、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中存在的策略性问题 | 第104-107页 |
(一)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军事问题与解决策略 | 第104-105页 |
(二)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监管与发展原则 | 第105-106页 |
(三) 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利益协调与处理 | 第106-107页 |
二、推进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的对策与建议 | 第107-110页 |
(一) 妥善安排好转制员工的实际问题 | 第107-108页 |
(二) 不断完善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规范性文件 | 第108页 |
(三) 实现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部门是否可以社会化进行充分的论证 | 第108-109页 |
(四) 加强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工作的有效管理 | 第109页 |
(五) 加强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质量控制 | 第109-110页 |
(六) 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运行绩效及时评价与调整 | 第110页 |
(七) 深化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研究 | 第110页 |
三、讨论 | 第110-113页 |
第七章 课题总结 | 第113-117页 |
一、本论文的几个创新点 | 第113-114页 |
(一) 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可行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分析 | 第113页 |
(二) 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招标博弈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 | 第113-114页 |
(三) 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过程质量控制进行了系统研究 | 第114页 |
(四) 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绩效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 | 第114页 |
二、论文中的几点不足 | 第114-115页 |
三、思考与建议 | 第115-117页 |
(一) 加强对军队医院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可行性的政策分析与调查研究 | 第115页 |
(二) 不断完善地方社会保障建设,为转制职工提供照顾性措施 | 第115页 |
(三) 加大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所需技术与人才的引进 | 第115-117页 |
第八章 致谢 | 第117-118页 |
第九章 参考文献 | 第118-12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2-140页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