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I公司员工薪酬设计探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企业现状介绍与分析 | 第11-19页 |
·企业概况 | 第11页 |
·企业人力资源状况 | 第11-14页 |
·人员概况 | 第12页 |
·年龄层段 | 第12-13页 |
·专业比例 | 第13-14页 |
·学历层段分析 | 第14页 |
·企业组织结构 | 第14-16页 |
·知识型员工特点和工作特性分析 | 第16-19页 |
·知识型员工特点 | 第16-17页 |
·知识型员工工作特性分析 | 第17-19页 |
第2章 行业内薪酬体系现状 | 第19-31页 |
·定薪制 | 第19-22页 |
·定薪制案例 | 第20-21页 |
·定薪制的缺陷 | 第21-22页 |
·计件制 | 第22-31页 |
·产值核定 | 第22-24页 |
·项目阶段分类 | 第22-23页 |
·项目类型单价核定 | 第23-24页 |
·产值细分 | 第24-29页 |
·产值细分流程图 | 第24-26页 |
·产值细分流步骤 | 第26-29页 |
·产值提成的弊端 | 第29-31页 |
第3章 公司现有薪酬制度问题调查 | 第31-41页 |
·薪酬问题调查方法 | 第31页 |
·访谈调查 | 第31-34页 |
·访谈调查范围 | 第31-32页 |
·职级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2-33页 |
·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3-34页 |
·绩效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4页 |
·问卷调查 | 第34-39页 |
·问卷调查范围 | 第34-35页 |
·问卷调查专题――薪酬确定的依据 | 第35-36页 |
·问卷调查专题――总薪酬构成比例 | 第36页 |
·问卷调查专题――奖金与对公司贡献的相关度 | 第36-38页 |
·问卷调查总体分析 | 第38-39页 |
·薪酬调查问题总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新薪酬体系设计 | 第41-73页 |
·克服不足的思路 | 第41页 |
·公司战略匹配 | 第41-43页 |
·公司战略 | 第41-42页 |
·薪酬战略 | 第42-43页 |
·薪酬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第43-47页 |
·薪酬设计的目标 | 第43页 |
·薪酬设计的原则 | 第43-45页 |
·薪酬设计核心-培养员工能力 | 第45-46页 |
·薪酬体系设计中不应忽视的配套措施 | 第46-47页 |
·薪酬构成比例 | 第47页 |
·岗位序列划分 | 第47-48页 |
·职级体系与能力体系 | 第48-55页 |
·职级体系 | 第48-49页 |
·能力体系 | 第49-53页 |
·能力体系构架 | 第49页 |
·核心能力 | 第49-50页 |
·职业素质 | 第50-51页 |
·管理能力 | 第51-53页 |
·能力体系评定 | 第53-55页 |
·基薪 | 第55-61页 |
·基薪水平——管理序列 | 第56-58页 |
·基薪水平——专业序列 | 第58-60页 |
·管理序列与专业序列的基薪比较 | 第60-61页 |
·奖金 | 第61-70页 |
·基本概念 | 第61页 |
·奖金分配机制 | 第61-64页 |
·确定公司总体可分配奖金库 | 第62页 |
·确定管理序列和专业序列总体可分配奖金库 | 第62-63页 |
·高管/骨干层年薪制绩效奖金 | 第63页 |
·总经理特别奖励基金 | 第63-64页 |
·确定各序列奖金库分配比例 | 第64页 |
·管理序列奖金库的内部分配 | 第64-68页 |
·专业序列奖金库的内部分配 | 第68-70页 |
·薪酬体系管理办法 | 第70-73页 |
·在职员工的入级原则 | 第70-71页 |
·在职人员的薪酬调整原则 | 第71-73页 |
第5章 进一步完善薪酬体系的思考 | 第73-79页 |
·新体系的优势 | 第73-74页 |
·新体系执行的后续工作 | 第74-75页 |
·新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74页 |
·改进完善的设想 | 第74-75页 |
·进一步完善的思考 | 第75-79页 |
·需要发展的模式 | 第75-77页 |
·具体的考评方式 | 第77-78页 |
·新模式的思考 | 第78-79页 |
结束语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