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Oryza sativa)稻瘟菌(Magnaporthe grisea)抗性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研究

图片目录第1页
表格目录第6-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英文摘要第9-11页
第一部分 水稻稻瘟菌抗性相关蛋白的双向电泳分析研究第11-44页
 引言第11-12页
 1 材料和方法第12-22页
   ·实验材料第12-15页
     ·水稻品种第12页
     ·菌株第12-13页
     ·主要实验仪器、试剂第13-15页
     ·培养基第15页
       ·稻瘟菌培养基第15页
       ·植物培养基第15页
   ·实验方法第15-22页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第15页
     ·稻瘟菌培养及愈伤组织的侵染第15-16页
     ·水稻愈伤组织蛋白质的提取及其溶解第16页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16-17页
     ·蛋白质双向电泳第17-20页
       ·第一向IPG等电聚焦(IEF)电泳第17-19页
       ·胶条的平衡第19页
       ·胶条的转移及SDS一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19-20页
     ·银染第20-21页
     ·凝胶图像分析第21-2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2-33页
   ·实验材料的处理第22-25页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第22-24页
       ·不同基本培养基对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能力的影响第22-24页
       ·不同激素浓度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第24页
     ·蛋白质提取第24-25页
   ·抗感两品种双向凝胶电泳银染图谱第25-31页
   ·蛋白点的检测第31-33页
 3 讨论第33-40页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第33-34页
   ·蛋白质的提取第34-35页
   ·蛋白质双向电泳第35-37页
     ·第一向等电聚焦(IEF)第35-36页
     ·胶条的平衡第36页
     ·第二向SDS-PAGE第36-37页
   ·凝胶的银染第37页
   ·应用PDOuest 2-DE分析软件进行凝胶图像分析第37-40页
 小结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4页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植物抗病性机理及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44-80页
 1.引言第44-45页
 2.植物抗病性机理研究现状第45-49页
   ·植物抗病性的表现第45-46页
   ·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第46-48页
     ·与病原物亲和因子有关的植物抗病性机制第46页
     ·与病原物非亲和因子有关的植物抗病性机制第46-48页
       ·抗病基因产物与信号识别第46-48页
       ·植物防卫反应的信号传递过程第48页
   ·控制植物病害的基因工程策略第48-49页
 3.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49-67页
   ·蛋白质组学的概念及意义第49-51页
   ·国内外蛋白质组学研究现状第51-53页
   ·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相关技术第53-62页
     ·蛋白质样品的制备第53-55页
     ·蛋白质双向电泳第55-58页
       ·等电聚焦(1EF)第55-56页
       ·胶条的平衡第56-57页
       ·第二向SDS—PAGE第57-58页
     ·蛋白点的检测第58-59页
     ·图像分析第59页
     ·蛋白质组鉴定技术第59-62页
       ·质谱技术第59-61页
       ·生物信息学第61-62页
   ·植物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第62-63页
   ·水稻蛋白质组学研究的进展第63-67页
     ·水稻组织的蛋白质组分析第63-65页
     ·水稻器官蛋白质组分析第65-66页
     ·水稻核蛋白组分析第66-67页
 4.水稻抗稻瘟菌研究进展第67-72页
   ·抗瘟性遗传第67-68页
   ·抗瘟性基因的分子标记及定位第68-70页
   ·抗瘟性相关基因克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第70-71页
   ·问题与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致谢第80-81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81-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Z仪表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
下一篇:华北制药集团制剂有限公司营销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