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问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塞飞亚集团简介 | 第10-12页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探讨 | 第13-20页 |
2-1 激励机制的原理 | 第13-16页 |
2-1-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 第13-15页 |
2-1-2 阿尔德弗的 ERG 理论 | 第15页 |
2-1-3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 第15-16页 |
2-1-4 对传统激励理论的综合评价 | 第16页 |
2-2 激励模型 | 第16-18页 |
2-2-1 努力与绩效的关系 | 第17页 |
2-2-2 奖励与绩效的关系 | 第17页 |
2-2-3 奖励与满足员工需要的关系 | 第17-18页 |
2-3 西方激励机制设计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 第18-20页 |
2-3-1 代理关系 | 第18-19页 |
2-3-2 道德风险 | 第19页 |
2-3-3 逆向选择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塞飞亚集团激励机制现状评价 | 第20-28页 |
3-1 员工需要调查 | 第20-22页 |
3-1-1 问卷设计 | 第20页 |
3-1-2 样本选择 | 第20页 |
3-1-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3-1-4 统计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3-2 塞飞亚集团主要的激励方法 | 第22-24页 |
3-2-1 薪酬激励 | 第22-23页 |
3-2-2 工作机会激励 | 第23页 |
3-2-3 其他激励 | 第23-24页 |
3-3 激励效果分析 | 第24-27页 |
3-3-1 激励的有效性 | 第24-25页 |
3-3-2 现有激励模式带来的问题 | 第25-27页 |
3-4 激励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27-28页 |
3-4-1 未真正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 | 第27页 |
3-4-2 缺乏科学的考核机制 | 第27页 |
3-4-3 激励的手段单一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塞飞亚集团激励机制重设计 | 第28-39页 |
4-1 激励机制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28-29页 |
4-1-1 制度化与人性化相结合 | 第28页 |
4-1-2 满足需要与引导需要相结合 | 第28-29页 |
4-1-3 相对稳定与适度竞争相结合 | 第29页 |
4-1-4 激励的公平性 | 第29页 |
4-2 物质激励 | 第29-36页 |
4-2-1 物质激励模式 | 第29-33页 |
4-2-2 塞飞亚集团物质激励机制重设计 | 第33-36页 |
4-3 工作激励 | 第36-37页 |
4-4 精神激励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实施激励机制和激励措施的保障条件 | 第39-41页 |
5-1 管理高层重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 第39页 |
5-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保障各种激励措施的顺利实施 | 第39-40页 |
5-3 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激励机制运行中的信息交流 | 第40-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