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CONTENT | 第10-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 | 第13-15页 |
·财务治理机制研究产生的背景 | 第13-14页 |
·财务治理机制研究的目的 | 第14页 |
·财务治理机制理论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国内外财务治理机制理论的综述 | 第15-22页 |
·国外财务治理机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 第15-17页 |
·国内财务治理机制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 第17-18页 |
·国内外财务治理机制理论研究的不足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2页 |
第二章 财务治理机制概述 | 第22-45页 |
·财务治理机制的内涵 | 第22-24页 |
·理论界关于财务治理机制内涵的研究观点 | 第22-23页 |
·财务治理机制内涵 | 第23-24页 |
·财务治理机制的关键影响因素 | 第24-45页 |
·财权及财权配置 | 第24-40页 |
·财务治理机制的主体定位 | 第40-42页 |
·财务治理机制中的代理问题 | 第42-45页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成因 | 第45-53页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体制的现状 | 第45-47页 |
·我国上市公司现有财务治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47-50页 |
·控股股东的“负外部性”行为严重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 第47-48页 |
·难以使所有者终极财权得到很好的落实 | 第48页 |
·导致高管层实际掌握财务控制权 | 第48-49页 |
·董事会的财务战略决策和财务监督功能弱化 | 第49页 |
·加剧了债权人的弱势地位 | 第49-50页 |
·上市公司职员很少参与公司财务治理,其利益根本得不到保障 | 第50页 |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产生问题的形成原因 | 第50-53页 |
·上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 第51页 |
·中小股东参与经营意识不强 | 第51页 |
·经营者财务目标与所有者财务目标的不一致 | 第51-52页 |
·对上市公司违法行为的司法介入滞后,处罚过轻 | 第52页 |
·信息披露制度存在缺陷 | 第52页 |
·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 | 第52-53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建议 | 第53-65页 |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53-59页 |
·提高中小股东在上市公司财务治理机制中的作用 | 第53-55页 |
·完善董事会制度,提高董事会的决策和监督功能 | 第55-56页 |
·提高债权人在财务治理机制中地位,加强债权人的财务治理作用 | 第56页 |
·建立对经营者的财务激励约束机制 | 第56-57页 |
·增强员工参与财务治理的意识 | 第57-58页 |
·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 第58页 |
·建立和完善高质量会计准则,完善会计规范,加大对会计造假的法律惩罚力度,完善公司审计制度 | 第58-59页 |
·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相机财务治理机制 | 第59-65页 |
·利益相关者共同财务治理机制 | 第59-61页 |
·补充机制——利益相关者相机财务治理机制 | 第61-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71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