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在IPv6互联网络环境下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目录第1-4页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17页
第一章 前言第17-21页
 §1.1 课题背景第17-18页
 §1.2 网络安全综述第18-20页
  §1.2.1 网络安全现状第18-19页
  §1.2.2 网络安全研究内容第19-20页
  §1.2.3 网络安全分类第20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概况第20-21页
第二章 IPv6协议基础及其安全技术第21-46页
 §2.1 IPv4网络的局限性第21-22页
 §2.2 IPv6的新特性第22-23页
 §2.3 IPv6的发展现状第23-25页
  §2.3.1 国外发展情况第23-24页
  §2.3.2 国内发展情况第24-25页
 §2.4 IPv6协议基础解析第25-42页
  §2.4.1 IPv6地址分析第25-29页
  §2.4.2 IPv6数据包分析第29-34页
  §2.4.3 ICMPv6报头分析第34-38页
  §2.4.4 邻居发现(ND)第38-41页
  §2.4.5 IPv6路由第41-42页
 §2.5 IPv6安全协议解析第42-46页
  §2.5.1 AH/ESP协议第42-44页
  §2.5.2 IKE协议第44-46页
第三章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第46-55页
 §3.1 入侵检测系统的定义及其作用第46页
 §3.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第46-47页
 §3.3 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第47-50页
  §3.3.1 入侵检测系统的标准化第47-48页
  §3.3.2 IDES模型第48-49页
  §3.3.3 CIDF模型第49-50页
 §3.4 入侵检测技术分类第50-52页
  §3.4.1 异常检测技术第50-51页
  §3.4.2 误用检测技术第51-52页
 §3.5 Snort系统概述第52-55页
  §3.5.1 Snort系统简介第52-53页
  §3.5.2 Snort系统工作原理第53页
  §3.5.3 Snort系统的特点第53-55页
第四章 基于协议分析与模式匹配的NIDS设计第55-67页
 §4.1 协议分析与模式匹配技术第55-58页
  §4.1.1 传统模式匹配技术的缺陷第55-56页
  §4.1.2 协议分析技术第56-58页
 §4.2 基于IPv6的NIDS设计与实现第58-60页
  §4.2.1 系统概述第58-59页
  §4.2.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第59-60页
 §4.3 NIDS的规则设计第60-63页
  §4.3.1 入侵事件描述语言第60页
  §4.3.2 特征选择第60-61页
  §4.3.3 规则定义第61-63页
 §4.3 NIDS中的模式匹配算法的设计第63-67页
  §4.3.1 几种常见的模式匹配算法第63-65页
  §4.3.2 NIDS中的模式匹配算法设计第65-67页
第五章 IPv6网络环境下的NIDS实现第67-79页
 §5.1 包捕获模块的实现第67-70页
  §5.1.1 三种分组捕获机制第67-68页
  §5.1.2 NIDS中的包捕获模块的实现第68-70页
 §5.2 协议解析模块第70-74页
  §5.2.1 协议解析过程第71页
  §5.2.2 IPv6数据包的解析实现第71-73页
  §5.2.3 HTTP协议解析实现第73-74页
 §5.3 入侵事件检测模块第74-76页
  §5.3.1 入侵检测过程第75页
  §5.3.2 编程实现第75-76页
 §5.4 IPv6网络环境下的NIDS的部署第76-79页
  §5.4.1 IPsec协议安全脆弱性第77页
  §5.4.2 IPsec协议对传统网络安全机制的影响第77页
  §5.4.3 具有IPSec协议的NIDS部署第77-79页
第六章 总结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致谢第83-84页
附录第84-85页
原创性声明第85页
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坐骨神经离断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对脊髓神经元退变的影响
下一篇:广西歌圩文化的教育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