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安徽经济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对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1 绪论第7-15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7-8页
   ·研究的理论依据第8-14页
     ·国外学者对区域经济理论的主要研究第8-12页
     ·国内关于区域经济理论的研究状况第12-13页
     ·目前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沿问题第13-14页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安徽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第15-23页
   ·区域经济差异测算方法第15-17页
     ·研究区域的界定第15页
     ·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指标及方法第15-17页
   ·区域经济差异的时序分析第17-20页
     ·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变动趋势第17-19页
     ·区域经济相对差异变动趋势第19-20页
   ·区域经济差异的收敛性检验第20-22页
     ·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假设第20-21页
     ·四大区域人均GDP 的β-收敛性检验第21-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3 安徽经济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可行性分析第23-32页
   ·地方经济的总体特征第23-27页
     ·安徽省经济发展概括第23-27页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经济发展概括第27页
   ·安徽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可行性分析第27-30页
     ·安徽与长三角的渊源第27-28页
     ·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优势第28页
     ·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地缘经济关系测度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2页
4 安徽经济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制约因素分析第32-38页
   ·内部制约因素分析第32-35页
     ·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第32-34页
     ·招商引资力度不足第34页
     ·企业外部制度环境不够完善第34-35页
   ·外部制约因素分析第35-37页
     ·长三角硬性制约第35-36页
     ·长三角周边地区的竞争压力第36-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5 安徽经济融入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对策建议第38-43页
   ·改善自身条件,创建有利的融入环境第38-39页
     ·更新思想观念第38页
     ·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第38-39页
     ·推进制度创新第39页
   ·优化产业结构,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实现产业对接第39-42页
     ·对接产业的选取第39-41页
     ·产业对接途径第41-42页
   ·结论第42-43页
结束语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钢结构防动载断裂设计准则及Hopkinson压杆的设计
下一篇:船用加筋板结构动载条件下的断裂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