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农业试验站、农业技术推广站、科技中心论文

湖南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概念界定第13-14页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第13页
     ·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第13-14页
     ·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模式或主导模式第14页
   ·研究综述第14-18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4-15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5-18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第18-19页
     ·主要研究方法第18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第2章 国外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及其启示第19-27页
   ·美国模式第19-21页
     ·形成背景第19-20页
     ·具体做法第20-21页
   ·日本模式第21-23页
     ·形成背景第21-22页
     ·具体做法第22-23页
   ·荷兰模式第23-24页
   ·比较与启示第24-27页
     ·发挥高校院所的重要作用第24-25页
     ·建立多渠道农村科技服务投入机制第25页
     ·依法扶持民间农村科技服务组织第25-26页
     ·发展农村职业培训造就新型农民第26-27页
第3章 湖南省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发展与挑战第27-39页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历史考察第27-30页
     ·发展历程第27-29页
     ·历史贡献第29-30页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面临的生存危机第30-34页
     ·管理体制危机第30-32页
     ·人员队伍危机第32-33页
     ·服务能力危机第33页
     ·体系运行危机第33-34页
   ·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实困惑第34-39页
     ·传统体系所依存的计划经济土壤正在消失第34-36页
     ·囿于内部机制改革的思路难有根本性突破第36-37页
     ·农民的多元化需求与结构性、制度性障碍产生激烈碰撞第37-39页
第4章 湖南省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探索第39-51页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的初步实践第39-45页
     ·农村科技合作社第39-41页
     ·科技信息“户”联网第41-42页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第42-43页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户第43页
     ·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第43-44页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第44页
     ·湖南农业大学“双百”科技富民工程第44-45页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第45-47页
     ·作为构建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第45-46页
     ·成为满足农村多元化需求的主要基层组织载体第46页
     ·多方位弥补传统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不足第46-47页
     ·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47页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模式发展的经验启示第47-51页
     ·生命力来自于其紧贴农户的实际需求和引入市场机制第48页
     ·健康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外部环境与支撑条件第48-49页
     ·有效运行必须以组织规范化为基础第49页
     ·提供多元化社会服务是取得成效的关键第49-50页
     ·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第50-51页
第5章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导模式的构建第51-69页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导模式的基本特征第51-54页
     ·可复制性第51页
     ·多层次性第51-52页
     ·网络结构性第52-53页
     ·产学研一体性第53页
     ·社会公益性第53页
     ·政府引导性第53-54页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导模式的构建原则第54-56页
     ·政府领引原则第54页
     ·市场导向原则第54-55页
     ·资源整合原则第55-56页
     ·功能互补原则第56页
     ·环境适应原则第56页
   ·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主导模式的创新设计第56-64页
     ·“户联网”和农技推广部门联动为基础的政府主办型模式第57-59页
     ·“龙头企业+协会+农户”为基础的产业拓展型模式第59-60页
     ·农村科技合作社为基础的农民自主组织型模式第60-62页
     ·“大学(科研院所)+基地”为基础的专家大院模式第62-64页
   ·发展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对策和措施第64-69页
     ·建立部门协调机制第64-65页
     ·创造健康发展的法制空间第65-66页
     ·加大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第66页
     ·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第66页
     ·加快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改革第66-67页
     ·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再教育第67页
     ·强化组织的规范化管理第67-69页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第74-75页
附录 B(案例——双峰农村科技合作社的实践与肩迪)第75-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适形放疗联合FP方案化疗治疗食管癌的近期疗效观察
下一篇:伪卫星发射机的信号仿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