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设计与建设论文--凿岩爆破工程论文--爆破工程论文

爆破作用下岩体累积损伤效应及其稳定性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32页
   ·引言第15-17页
   ·研究课题来源与意义第17-1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第18-30页
     ·岩体爆破损伤理论与评价方法研究现状第18-21页
     ·岩体声波测试及其频谱分析研究现状第21-24页
     ·岩体力学参数取值方法研究现状第24-26页
     ·突变理论在岩体工程失稳机理研究中的应用现状第26-28页
     ·FLAC/FLAC~(3D)在岩土工程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现状第28-30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30-32页
第二章 多次爆破作用下岩体声波速度与累积损伤效应第32-62页
   ·引言第32-33页
   ·岩体声波传播与岩体损伤第33-35页
     ·波动方程第33-34页
     ·岩体损伤对声波传播速度的影响第34-35页
     ·岩体损伤判定标准第35页
   ·多次爆破作用下岩体声波传播现场试验第35-41页
     ·试验设备与测试原理第35-37页
     ·现场试验布置第37-39页
     ·试验过程第39-41页
   ·试验结果与数据分析第41-60页
     ·既有开挖爆破对围岩损伤和扰动情况第41-43页
     ·巷道围岩初始损伤的确定第43-45页
     ·岩体爆破累积损伤效应分析第45-54页
     ·爆心距对损伤累积的影响第54-57页
     ·岩体爆破损伤的各向异性特征第57-59页
     ·装药量和装药位置对爆破损伤的影响第59-60页
   ·小结第60-62页
第三章 多次爆破作用下岩体声波频谱与累积损伤效应第62-91页
   ·引言第62-63页
   ·声波在爆破损伤岩体中的衰减特性第63-66页
     ·岩体声波衰减机理第63-65页
     ·考虑岩体爆破损伤的声波衰减系数第65-66页
   ·多次爆破作用下声波波形变化特征与岩体累积损伤效应第66-70页
     ·波形随爆破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第66-68页
     ·最大振幅随爆破次数增加的变化规律第68-69页
     ·波形相关性分析第69-70页
   ·多次爆破作用下声波频谱变化特征与岩体累积损伤效应第70-90页
     ·声波测试信号的傅立叶(Fourier)分析第70-79页
     ·不同频带的声波信号能量变化规律—小波(包)分析第79-89页
     ·傅立叶分析与小波(包)分析结果比较第89-90页
   ·小结第90-91页
第四章 多次爆破作用下中远区岩体疲劳损伤断裂机制第91-108页
   ·引言第91-92页
   ·多次爆破作用下中远区岩体损伤断裂作用机理第92-99页
     ·岩体爆破作用分区与过程分析第92页
     ·多次爆破作用下中远区岩体损伤破坏效应第92-93页
     ·多次爆破作用下中远区岩体损伤及断裂失稳机制分析第93-99页
   ·多次爆破作用下岩体疲劳损伤累积特性分析第99-105页
     ·多次爆破作用下岩体疲劳裂纹扩展分析第99-102页
     ·基于声波测试岩体爆破损伤非线性疲劳累积分析第102-105页
   ·基于声速变化的岩体爆破损伤累积扩展模型第105-107页
   ·小结第107-108页
第五章 爆破损伤作用下岩体力学参数研究与工程应用第108-124页
   ·引言第108页
   ·考虑爆破损伤作用时参数m_b、s的取值方法—BDRMP法第108-117页
     ·Hoek-Brown经验公式第108-109页
     ·Hoek-Brown公式中m_b、s的取值方法及其改进情况第109-111页
     ·考虑爆破损伤作用时参数m_b、s的取值方法—BDRMP法第111-113页
     ·根据BDRMP法估算岩体力学参数第113-117页
   ·BDRMP法的验证分析第117-119页
   ·BDRMP法在厂坝铅锌矿岩体力学参数研究中的应用第119-122页
     ·工程概况第119页
     ·计算中的有关说明第119-120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120-122页
   ·小结第122-124页
第六章 爆破作用诱发地下工程岩体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第124-145页
   ·引言第124页
   ·尖点突变理论第124-125页
   ·多次爆破作用诱发地下工程岩体失稳的非线性机理分析第125-128页
   ·露天爆破对地下洞室顶板稳定性影响的突变理论分析第128-138页
     ·爆破震动荷载诱发地下洞室顶板失稳的突变模型第128-132页
     ·非线性动力学演化规律第132-134页
     ·爆破震动荷载诱发地下洞室顶板失稳的突变理论判据第134页
     ·爆破震动荷载作用下地下洞室顶板的临界安全厚度第134-135页
     ·临界安全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第135-137页
     ·算例分析第137-138页
   ·邻近爆破对矩形矿柱稳定性影响的突变理论分析第138-144页
     ·邻近爆破扰动诱发矩形矿柱失稳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第139-142页
     ·邻近爆破扰动诱发矩形矿柱失稳的突变理论分析第142-144页
   ·小结第144-145页
第七章 爆破作用下复杂采空区稳定性的FLAC~(3D)分析第145-167页
   ·引言第145页
   ·FLAC~(3D)动力计算特性第145-148页
     ·FLAC~(3D)动力分析的主要特性第146-148页
     ·FLAC~(3D)动力计算的主要步骤第148页
   ·厂坝铅锌矿采空区特点与计算区域选取第148-150页
     ·工程概况第148-149页
     ·计算区域选择及其地质特征第149-150页
     ·群采空区的主要特征第150页
   ·FLAC~(3D)数值计算模型第150-154页
     ·计算模型及计算参数第150-152页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第152页
     ·计算方案设计第152页
     ·爆破震动荷载的确定与模型输入第152-154页
     ·计算过程中监测特征点的选取第154页
   ·模拟结果分析与讨论第154-165页
     ·应力变化特征第155-157页
     ·位移变化特征第157-158页
     ·塑性区变化特征第158-160页
     ·最大不平衡力变化特征第160-161页
     ·特征监测点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变化规律第161-165页
   ·小结第165-167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67-171页
   ·全文结论第167-170页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170-171页
参考文献第171-190页
致谢第190-191页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及成果第191-192页

论文共1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地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