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9-12页 |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 ·本文创新之处及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3-14页 |
|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3页 |
| ·本文不足之处及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13-14页 |
|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论文框架 | 第14-16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论文框架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信贷配给视角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考察 | 第16-25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状 | 第16-17页 |
| ·总体数据 | 第16页 |
| ·典型调查 | 第16-17页 |
|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现状:基本判断 | 第17页 |
| ·信贷配给与信贷市场的均衡结构 | 第17-20页 |
| ·信贷配给理论回顾 | 第18-19页 |
| ·信贷配给视角下信贷市场的均衡结构 | 第19-20页 |
| ·信贷配给条件下的银企关系 | 第20-23页 |
| ·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信息经济学分析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思路的形成及其内涵 | 第25-33页 |
| ·单一“中小金融机构思路”的局限性 | 第25-27页 |
| ·信用中介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思路”的形成 | 第27-29页 |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内涵、性质与功能 | 第29-33页 |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概念的准确界定 | 第29-30页 |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在信用经济中的不可或缺性 | 第30-31页 |
|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性质与功能 | 第31-33页 |
| 第四章 信用担保制度的理论分析及比较研究 | 第33-42页 |
| ·融资担保理论综述 | 第33-34页 |
| ·信用担保制度提高信贷市场绩效的理论分析 | 第34-39页 |
| ·信用担保制度的理论模型 | 第35页 |
| ·信用担保制度的理论分析 | 第35-39页 |
| ·信用担保制度理论模型的内涵 | 第39-42页 |
| ·中小企业抵押资产的充足性分析 | 第39-40页 |
| ·信用担保机构获取信息的充分性分析 | 第40页 |
| ·信用担保机构的非营利性分析 | 第40-42页 |
| 第五章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制度缺陷与发展对策分析 | 第42-50页 |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现状与缺陷 | 第42-45页 |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现状 | 第42-43页 |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制度缺陷 | 第43-45页 |
| ·规范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对策 | 第45-50页 |
| ·担保机构的模式选择:互助性担保机构 | 第45-48页 |
| ·担保机构的风险管理制度 | 第48-50页 |
| 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 ·主要结论 | 第50页 |
| ·政策建议 | 第50-5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