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催化剂(触媒)论文

活性焦负载锰铜低温SCR脱硝及再生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8页
1 绪论第8-23页
    1.1 研究背景第8-11页
        1.1.1 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危害第8页
        1.1.2 氮氧化物的排放现状第8-11页
    1.2 SCR烟气脱硝技术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炭基催化剂脱硝技术研究现状第14-19页
    1.4 低温SCR脱硝反应机理研究现状第19页
    1.5 SCR催化剂失活再生研究现状第19-21页
        1.5.1 催化剂失活原因第19-20页
        1.5.2 催化剂再生方法第20-21页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1-23页
2 实验系统及催化剂制备、分析测试方法第23-28页
    2.1 低温SCR脱硝实验装置第23页
    2.2 活性焦催化剂制备材料及方法第23-25页
        2.2.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3-24页
        2.2.2 催化剂制备方法第24-25页
    2.3 催化剂性能评价方法第25-26页
    2.4 催化剂分析表征方法第26-27页
        2.4.1 比表面积及孔结构(BET)分析第26页
        2.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26-27页
        2.4.3 表面形貌结构(SEM)分析第27页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第27页
        2.4.5 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第27页
    2.5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负载Mn-Cu活性焦催化剂脱硝实验研究第28-44页
    3.1 不同负载比例对Mn-Cu/AC脱硝活性的影响第28-29页
    3.2 不同锰铜负载量对Mn-Cu/AC脱硝活性的影响第29页
    3.3 不同煅烧温度对Mn-Cu/AC脱硝活性的影响第29-30页
    3.4 不同空速对Mn-Cu/AC脱硝活性的影响第30-31页
    3.5 SO_2和H_2O对Mn-Cu/AC脱硝活性的影响第31-32页
    3.6 负载Mn-Cu金属氧化物对催化剂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第32-42页
        3.6.1 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分析第32-36页
        3.6.2 催化剂晶体形貌(SEM)分析第36-37页
        3.6.3 催化剂晶体形态(XRD)分析第37页
        3.6.4 催化剂表面化化学性能(FTIR)分析第37-38页
        3.6.5 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XPS)分析第38-42页
    3.7 本章小结第42-44页
4 活性焦催化剂硫中毒再生研究第44-60页
    4.1 催化剂热再生实验第44-45页
    4.2 催化剂水洗再生实验第45页
    4.3 再生次数对水洗再生效果的影响第45-46页
    4.4 再生过程对催化剂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第46-58页
        4.4.1 催化剂比表面积和孔结构(BET)分析第46-50页
        4.4.2 催化剂晶体形貌(SEM)分析第50-51页
        4.4.3 催化剂晶体形态(XRD)分析第51-52页
        4.4.4 催化剂表面化学性能(FTIR)分析第52-53页
        4.4.5 催化剂表面元素价态(XPS)分析第53-58页
    4.5 本章小结第58-60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5.1 主要结论第60-61页
    5.2 后续研究工作建议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附录第70-71页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投的论文第70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0页
    C.学位论文数据集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民族旅游开发与文化自觉--以新平漠沙镇南村花腰傣为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