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人工智能理论论文

中文自动问答系统中问题理解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2页
   ·问答系统的工作流程第12-13页
     ·基本结构第12-13页
     ·采用不同抽取策略的问答系统第13页
   ·问题理解模块的任务第13-15页
     ·基于相似度计算的问答系统中问题理解第13-14页
     ·基于模式匹配的问答系统中的问题理解第14-15页
   ·本文的工作第15-16页
   ·本文的组织情况第16-17页
第2章 问题理解技术研究综述第17-25页
   ·问题理解技术研究的发展历史第17-18页
   ·问题分类体系介绍第18-20页
   ·问题分类方法研究第20-21页
   ·问题分类中的数学模型第21-23页
     ·贝叶斯模型第21页
     ·最大熵模型第21-22页
     ·支持向量机第22-23页
   ·关键词抽取第23页
   ·关键词扩展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基于疑问意向的问题分类体系的建立第25-31页
   ·基于疑问意向的问题分类的提出第25页
   ·事件框架模型第25-27页
     ·新的问题语义描述模型建立的必要性第25-26页
     ·事件框架模型的提出第26页
     ·事件框架模型的形式化定义第26-27页
   ·知网简介第27-29页
     ·知网哲学第27页
     ·知网内容第27-29页
     ·知网在本文中的应用第29页
   ·疑问意向的形式化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4章 问题答案类型的识别第31-40页
   ·汉语疑问句分析第31-33页
     ·疑问句句式及语法特征第31-32页
     ·特指问句分析第32-33页
   ·答案类型识别方法研究第33-34页
     ·基于规则的方法第33-34页
     ·基于统计的方法第34页
   ·答案类型识别过程第34-38页
     ·答案类型集及语料库第35页
     ·预处理第35-36页
     ·疑问句类型的确定第36页
     ·基于统计的答案类型识别第36-3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38-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问句事件框架中心成分的确定第40-50页
   ·基本概念定义第40页
   ·问句变体情况分析第40-41页
   ·基于知网可信度评价的事件框架中心成分确定第41-48页
     ·属性类问题与事件类问题的区分第42页
     ·事件类问题语义所指事件的抽取第42-47页
     ·属性框架的确定第47-4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8-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6章 汉语疑问句问点语义角色标注第50-58页
   ·问点语义标注任务介绍第50页
   ·语义角色标注集第50-51页
   ·分类器介绍第51页
   ·问句特征第51-53页
   ·特征的选择与优化第53-54页
     ·特征词选择第53-54页
     ·事件框架特征的分解表示第54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4-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7章 问题理解子系统的实现及评价第58-65页
   ·系统实现第58-61页
     ·系统框架第58-60页
     ·问题理解实验系统界面第60-61页
   ·实验结果及评价第61-64页
     ·疑问意向识别性能的评价第61-63页
     ·语义描述能力评价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附录I 答案类型详细分类表第67-69页
附录II 系统运行示例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异丙酚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下一篇:影响中国人力资本提升的制度变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