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 ·引言 | 第10-11页 |
| ·根瘤菌多样性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根瘤菌分类的历史及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 ·根瘤菌分类研究的技术体系 | 第15-21页 |
| ·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21-24页 |
|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24-29页 |
| 第二章 刺槐根瘤菌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 第29-40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29-35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5-39页 |
| ·讨论 | 第39-40页 |
| 第三章 刺槐根瘤菌回接实验及中心菌株交叉结瘤实验 | 第40-4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4页 |
| ·讨论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 | 第45-7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 ·试验结果处理 | 第4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9-70页 |
| 第五章 16S rDNA 全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70-7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72-76页 |
| ·讨论 | 第76-77页 |
| 第六章 nodA 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研究 | 第77-84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7-80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80-84页 |
| 第七章 根瘤短期保藏方法的筛选以及土壤、根浸提液对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 第84-9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84-90页 |
| ·讨论 | 第90-91页 |
| 第八章 沙打旺组培根根系分泌物对菌株SH394 生长的影响 | 第91-101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91-9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93-101页 |
| 第九章 结论 | 第101-103页 |
| ·数值分类结果 | 第101页 |
| ·回接原寄主及交叉结瘤 | 第101页 |
| ·16S rDNA、23S rDNA、IGS PCR-RFLP 聚类分析 | 第101-102页 |
| ·16S rDNA 全序列分析 | 第102页 |
| ·nodA 基因序列分析 | 第102页 |
| ·根瘤短期保藏方法的筛选以及土壤、根浸提液对根瘤菌生长的影响 | 第102页 |
| ·沙打旺组培根根系分泌物对菌株SH394 生长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4页 |
| 附录 | 第114-132页 |
| 致谢 | 第132-133页 |
| 作者简介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