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营养系变异体的鉴定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百合的栽培起源及历史 | 第8-10页 |
·百合栽培品种介绍 | 第10-15页 |
·植物品种鉴定方法 | 第15-20页 |
·百合品种鉴定的发展 | 第20页 |
·营养系变异体的定义 | 第20-21页 |
·聚类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聚类分析在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本试验的目的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4-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6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6-39页 |
·物候期 | 第26页 |
·株高 | 第26-27页 |
·花苞数 | 第27页 |
·子房长度 | 第27-28页 |
·花柱长度 | 第28页 |
·花丝长度 | 第28-29页 |
·花药长度 | 第29页 |
·花被外轮长度 | 第29-30页 |
·花被外轮宽度 | 第30页 |
·花被内轮长度 | 第30-31页 |
·花被内轮宽度 | 第31页 |
·花器官形态特征 | 第31-32页 |
·性状综合分析 | 第32-34页 |
·模糊聚类分析 | 第34-39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39-41页 |
·形态学方法鉴定植物品种 | 第39-40页 |
·百合性状主成分分析 | 第40页 |
·百合品种间的模糊聚类分析 | 第40-4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附图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