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特种结构论文--抗震动结构、防灾结构论文--耐震、隔震、防爆结构论文

基于学校建筑震害的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1章 绪论第7-15页
   ·引言第7页
   ·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第7-11页
     ·地震介绍第7-8页
     ·地震造成的灾害第8-9页
     ·新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颁布实施第9-10页
     ·论文目的意义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4页
     ·国内外学校建筑防震研究概况第11-12页
     ·国内外抗震设计规范的发展概况第12-14页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第2章 学校建筑结构震害分析第15-26页
   ·概述第15页
   ·砖木结构震害分析第15-18页
     ·墙体的开裂第16页
     ·屋面的震害第16-17页
     ·结构整体倒塌第17-18页
   ·砌体结构震害分析第18-20页
     ·X形裂缝或斜裂缝第18-19页
     ·水平裂缝第19页
     ·纵横墙的震害第19-20页
     ·结构坍塌脱落第20页
   ·框架结构震害分析第20-24页
     ·框架梁的震害第21-22页
     ·框架柱的震害第22-23页
     ·框架梁柱节点的震害第23页
     ·填充墙的震害第23-24页
   ·本章小结第24-26页
第3章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防研究第26-38页
   ·引言第26-27页
   ·基于性态抗震设防标准的基本概念第27-28页
     ·性态第27页
     ·性态水平第27页
     ·性态目标第27-28页
     ·抗震性态设计第28页
     ·设防地震第28页
     ·抗震设计类别第28页
   ·性态抗震设防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33页
     ·确定设防水准第29页
     ·划分结构性态水平第29-30页
     ·选择性态目标第30-31页
     ·抗震性态分析方法第31页
     ·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方法第31-33页
   ·抗震设防标准决策研究第33-37页
     ·最优经济设防烈度决策第33-35页
     ·最优安全设防烈度决策第35-37页
   ·基于性态的学校建筑抗震设防标准第37-38页
第4章 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防标准研究第38-51页
   ·引言第38页
   ·学校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第38-40页
   ·学校建筑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分析第40-49页
     ·计算分析软件简介第40-41页
     ·分析方法第41-42页
     ·建立模型第42-44页
     ·数据的分析总结第44-49页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结论第51-52页
   ·展望第52-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附录第58-70页
 附录1 模型均匀横向加载分析过程第58-61页
 附录2 模型均匀纵向加载分析过程第61-64页
 附录3 模型振型横向加载分析过程第64-67页
 附录4 模型振型纵向加载分析过程第67-7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天然气供应安全评价及其应对研究
下一篇:城市燃气管网第三方破坏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