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2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减污的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新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 第13-15页 |
·设备材料与药剂的研发与应用 | 第15-16页 |
·资源化利用(Reuse和Recycle) | 第16-19页 |
·已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9页 |
·本工作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点 | 第21-22页 |
第2章 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的调查 | 第22-45页 |
·污水处理厂概况 | 第22-24页 |
·绍兴污水处理一期工程 | 第24-35页 |
·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 第24页 |
·处理水量、水质、污泥产量 | 第24-28页 |
·电能和物料消耗 | 第28-33页 |
·运行费用 | 第33-34页 |
·一期工程优缺点 | 第34-35页 |
·绍兴污水处理二期工程 | 第35-41页 |
·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 第35页 |
·处理水量、水质、污泥产量 | 第35-39页 |
·能量和物料消耗 | 第39-40页 |
·运行费用 | 第40-41页 |
·二期工程优缺点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5页 |
第3章 废水处理厂预处理工艺段节能降耗研究 | 第45-67页 |
·进水水质 | 第45-55页 |
·溶解性惰性物质S_I和微生物溶解性残留物S_R | 第45-48页 |
·污水的特征污染物 | 第48-50页 |
·污水中微量有机成分 | 第50-55页 |
·水质调理剂的研制 | 第55-56页 |
·调理剂的研制 | 第55页 |
·调理剂作用机理 | 第55-56页 |
·废水的水质调理效果与分析 | 第56-63页 |
·水质COD_(cr)、BOD_5及BOD_5/COD_(cr)的变化 | 第56-58页 |
·N、P营养物的变化 | 第58-59页 |
·pH值变化 | 第59-60页 |
·污水颜色的变化 | 第60-61页 |
·污泥产量变化 | 第61-62页 |
·对后续生化处理的影响 | 第62-63页 |
·水质调理后节能降耗预测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废水处理厂厌氧工艺段的节能降耗研究 | 第67-91页 |
·研究内容 | 第68-69页 |
·试验装置 | 第69-72页 |
·EGSB反应器 | 第69-70页 |
·折板厌氧反应器ABR | 第70-71页 |
·序批式厌氧反应器ASBR | 第71-72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72-88页 |
·不同厌氧反应器对COD_(cr)的削减情况 | 第72-75页 |
·影响COD_(cr)削减的影响因素 | 第75-85页 |
·厌氧过程中COD_(cr)削减途径 | 第85-87页 |
·不同厌氧反应器具体应用形式探讨 | 第87-88页 |
·生产性应用后节能降耗减污的效果预测 | 第88-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第5章 好氧工艺段供氧系统的节能降耗研究 | 第91-106页 |
·曝气池供氧(溶解氧)控制策略 | 第91-92页 |
·绍兴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曝气池内供氧控制现状 | 第92-93页 |
·MASTERAIR智能供氧系统 | 第93-97页 |
·MASTERAIR智能供氧系统在绍兴二期工程中的应用 | 第97-104页 |
·DO的波动减小情况 | 第98-100页 |
·节能效果分析 | 第100-103页 |
·MASTERAIR应用后对出水水质的影响 | 第103-104页 |
·MASTERAIR应用后节能降耗减污的效果预测 | 第104-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第6章 污泥干化焚烧无害化处置工艺路线试验研究 | 第106-124页 |
·污泥特性 | 第109-116页 |
·污泥干化过程中的粘滞区 | 第111-112页 |
·发热量 | 第112页 |
·灰分 | 第112-113页 |
·着火点 | 第113-115页 |
·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 | 第115-116页 |
·污泥干化+焚烧内循环工艺路线 | 第116-122页 |
·工艺路线与主要设备 | 第116-117页 |
·污泥干化+焚烧内循环工艺参数 | 第117-119页 |
·干化+焚烧系统的物料平衡与能量平衡分析 | 第119-122页 |
·干化+焚烧系统的经济性分析 | 第12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第7章 污泥焚烧残渣制做水质调理药剂及其循环利用研究 | 第124-147页 |
·污泥焚烧残渣的性状分析 | 第125-126页 |
·水质调理剂的制备 | 第126-130页 |
·不同类型酸及浓度的影响 | 第127-128页 |
·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影响 | 第128-129页 |
·液固比对铁溶出率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水质调理剂的性能分析 | 第130-139页 |
·Y189水处理调理剂成分分析 | 第131-132页 |
·Y189水质调理剂调理性能 | 第132-138页 |
·Y189预处理剂的作用机理分析 | 第138-139页 |
·Y189型预处理剂的循环使用性能 | 第139-143页 |
·Y189循环几次后有害元素含量分析 | 第139-140页 |
·残渣在循环过程中有害元素含量的变化 | 第140页 |
·Y189在循环过程中有害元素含量的变化 | 第140-141页 |
·循环过程中残渣的溶出率变化 | 第141-142页 |
·循环过程中残渣物相的变化 | 第142-143页 |
·经济技术性分析和应用前景 | 第143-145页 |
·生产成本分析 | 第143页 |
·物料平衡分析 | 第143-144页 |
·效益分析 | 第144-145页 |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第8章 新工艺应用实例-绍兴70万吨/日挖潜改造工程 | 第147-159页 |
·挖潜改造工程的主要内容 | 第147-150页 |
·70万吨/日挖潜工程一期工程 | 第147-148页 |
·70万吨/日挖潜工程二期工程 | 第148-150页 |
·挖潜改造工程的成效与分析 | 第150-158页 |
·处理水量和水质 | 第150-153页 |
·产泥量变化 | 第153-154页 |
·污染物降解途径及物料、能量变化 | 第154-157页 |
·成本分析 | 第157-158页 |
·本章小结 | 第158-159页 |
第9章 结论 | 第159-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62-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163-1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