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数字电视和硬盘播出系统概述 | 第7-15页 |
·数字电视概述 | 第7-8页 |
·电视播出控制技术的发展 | 第8-9页 |
·硬盘播出系统的构成 | 第9页 |
·硬盘播出系统的特点 | 第9页 |
·硬盘播出系统的优越性 | 第9-10页 |
·几款硬盘播出系统的比较 | 第10-15页 |
·SeaChange 公司的Media Cluster 硬盘播出系统 | 第11-12页 |
·Pinnacle 公司的MediaStream 视频服务器 | 第12页 |
·索尼公司的MAV-70XGI 视频服务器 | 第12-13页 |
·GVG 公司的Profile XP PVS 1100 | 第13页 |
·格非公司的MagiStream 服务器 | 第13-14页 |
·广州现代视讯公司的飞越2000XM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电视信号数字压缩编码技术及标准的研究 | 第15-29页 |
·视频压缩编码标准概述 | 第15页 |
·ITU-R601 标准(CCIR601 号建议) | 第15-18页 |
·ITU-R601 标准概述 | 第15页 |
·ITU-R601 标准的内容 | 第15-17页 |
·数字串行分量SDI 接口 | 第17-18页 |
·M-JPEG 标准 | 第18-19页 |
·MPEG-1 标准 | 第19-20页 |
·MPEG-2 标准 | 第20-26页 |
·MPEG-2 标准概述 | 第20页 |
·MPEG-2 标准的“级”与“类” | 第20-22页 |
·MPEG-2 视频编码系统原理 | 第22-24页 |
·MPEG-2 标准的关键技术 | 第24-26页 |
·MPEG-4 AVC/H.264 标准 | 第26-29页 |
第三章 独立冗余磁盘阵列(RAID)的相关标准及研究 | 第29-40页 |
·RAID 技术简介 | 第29页 |
·RAID 的优点 | 第29-30页 |
·RAID 的技术原理 | 第30-33页 |
·阵列和RAID 控制器 | 第30页 |
·镜像技术 | 第30-31页 |
·奇偶校验(Parity)技术 | 第31-32页 |
·延展(Striping)技术 | 第32-33页 |
·RAID 的基本模式(RAID levels) | 第33-37页 |
·RAID 0 | 第33-34页 |
·RAID 1 | 第34-35页 |
·RAID 2 | 第35页 |
·RAID 3 | 第35-36页 |
·RAID 4 | 第36页 |
·RAID 5 | 第36-37页 |
·复合RAID 模式 | 第37页 |
·RAID 模式的选择 | 第37-38页 |
·RAID 阵列硬盘类型的选择 | 第38-40页 |
·SCSI 硬盘与ATA 硬盘的比较 | 第38-39页 |
·ATA 硬盘阵列应用于视频服务器的分析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硬盘播出系统在吴江电视台的应用 | 第40-50页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40-41页 |
·系统选型 | 第41-45页 |
·播控方式的选择 | 第41-42页 |
·上载方式的选择 | 第42页 |
·视频服务器的组合方式 | 第42-43页 |
·视频服务器的选择 | 第43-45页 |
·系统方案及工作流程 | 第45-46页 |
·系统硬件组成及作用 | 第46-48页 |
·视频服务器 | 第46页 |
·文件数据库服务器 | 第46页 |
·各个工作站 | 第46-47页 |
·二级存储硬盘阵列 | 第47页 |
·网络交换机 | 第47页 |
·切换矩阵等周边设备 | 第47-48页 |
·系统方案的特点 | 第48页 |
·系统指标及应用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系统播控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8页 |
·软件特点 | 第50页 |
·软件工作流程 | 第50-52页 |
·软件结构及功能 | 第52-58页 |
·上载子系统 | 第52-53页 |
·总编子系统 | 第53-54页 |
·播出子系统 | 第54-56页 |
·管理子系统 | 第56-5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