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2页 |
第一章 阿拉伯早期诗学中的批评意识问题 | 第12-23页 |
第一节 “纳格德”成为文学批评术语的历史沿革 | 第12-16页 |
第二节 阿拉伯早期以诗评为主要内容的文学批评活动的兴起 | 第16-18页 |
第三节 贾希里亚时期批评家的修辞审美心理 | 第18-23页 |
第二章 贾希里亚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批评实践 | 第23-40页 |
第一节 文学批评的概貌与特点 | 第23-30页 |
一、个人的有感而发 | 第28-29页 |
二、缺乏系统的阐释与分析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关于主观批评与客观批评 | 第30-34页 |
一、倚赖感性的主观批评 | 第31页 |
二、建立在一定标准上的客观批评 | 第31-34页 |
第三节 客观批评的标准问题 | 第34-40页 |
一、以音韵协调为美 | 第35-36页 |
二、以修辞恰当为美 | 第36-38页 |
三、以意义真实为美 | 第38-40页 |
第三章 比较诗学视野中的早期阿拉伯文学批评 | 第40-46页 |
第一节 共性比较:诗评是最早的文学批评形式 | 第40-42页 |
第二节 个性比较:阿拉伯早期文学批评思想是属于典型的东方抒情诗学传统 | 第42-43页 |
第三节 东方民族间的比较:古代阿拉伯人是最具有批评意识的东方人 | 第43-46页 |
中文参考书目 | 第46-47页 |
阿文参考书目 | 第47-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