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37页 |
·自然界存在的结构中包含β-氨基酸的分子 | 第12-15页 |
·结构中包含β-氨基酸的分子 | 第12-13页 |
·结构中包含α-烷基-β-氨基酸的分子 | 第13页 |
·结构中包含α-羟基-β-氨基酸的分子 | 第13-15页 |
·β-氨基酸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代谢 | 第15-16页 |
·R-β-氨基异丁酸的代谢 | 第15-16页 |
·S-β-氨基异丁酸的代谢 | 第16页 |
·β-氨基酸在生物学和医药学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β-氨基酸结构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β-氨基酸用于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 | 第18-19页 |
·β-氨基酸用于蛋白酶抑制剂 | 第19-20页 |
·β-氨基酸用于抗菌 | 第20页 |
·β-氨基酸的不对称合成 | 第20-24页 |
·天然手性化合物衍生化法 | 第21页 |
·应用手性辅基控制的不对称合成 | 第21-22页 |
·不对称催化法 | 第22-23页 |
·酶拆分法 | 第23-24页 |
·β-氨基酸对映体的分离分析 | 第24-35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26-34页 |
·毛细管电泳法 | 第34-35页 |
·气相色谱法 | 第35页 |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7-58页 |
·实验原料、试剂和仪器 | 第37-42页 |
·原料与试剂来源 | 第37-38页 |
·样品结构及来源 | 第38-41页 |
·实验材料、仪器及来源 | 第41-42页 |
·手性冠醚的合成及其应用 | 第42-46页 |
·(-)-18-冠-6-四羧酸的合成 | 第42-43页 |
·18C6H_4作为手性添加剂用于 CE 拆分 β-氨基酸对映 | 第43-45页 |
·反应中间体用于CE 拆分β-氨基酸 | 第45页 |
·18C6H_4 和β-氨基酸对映体结合常数的测定 | 第45-46页 |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分离β-氨基酸对映体 | 第46-50页 |
·手性流动相添加法分离β-氨基酸对映体 | 第46页 |
·共价键合型手性固定相法分离β-氨基酸对映体 | 第46-50页 |
·配体交换手性色谱用于其他化合物对映体的分离 | 第50页 |
·β-氨基酸对映体的快速色谱制备分离及其固相萃取法纯化 | 第50-55页 |
·配体交换手性固定相的制备 | 第50页 |
·配体交换手性固定相的表征 | 第50-51页 |
·β-氨基酸消旋体的快速色谱制备分离 | 第51-52页 |
·固相萃取法(SPE)除铜 | 第52-55页 |
·化学成盐法拆分β-氨基酸对映体 | 第55-56页 |
·DL-β-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的合成 | 第55-56页 |
·二苯甲酰-D-酒石酸的合成 | 第56页 |
·DL-β-苯丙氨酸甲酯盐酸盐的化学拆分 | 第56页 |
·酶法拆分β-氨基酸对映体 | 第56-58页 |
·N-乙酰-DL-β-苯丙氨酸的合成 | 第56-57页 |
·N-乙酰-DL-β-苯丙氨酸的酶法拆分 | 第57-58页 |
第三章 手性添加剂法毛细管电泳分离β-氨基酸对映体 | 第58-76页 |
引言 | 第58-59页 |
·(-)-18-冠-6-四羧酸(18C6H_4)的合成 | 第59-60页 |
·(S,S)-(-)-酒石酸二乙酯的制备 | 第59页 |
·(S,S)-(-)-N,N,N',N'-四甲基酒石酸二酰胺的制备 | 第59页 |
·二甘醇二对甲苯磺酸酯的制备 | 第59页 |
·(2S,3S,11S,12S)-(-)-18-冠-6-2,3,11,12-四甲酰胺的制备 | 第59-60页 |
·(2S,3S,11S,12S)-(-)-18-冠-6-2,3,11,12-四甲酸的制备 | 第60页 |
·18C_6H_4 作为手性添加剂用于分离β-氨基酸对映体 | 第60-65页 |
·18C_6H_4 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61-62页 |
·缓冲液pH 值对分离的影响 | 第62-63页 |
·缓冲液中胺对分离的影响 | 第63-64页 |
·有机改性剂对分离的影响 | 第64-65页 |
·运行电压对分离的影响 | 第65页 |
·手性冠醚的回收 | 第65页 |
·反应中间体用于CE 拆分β-氨基酸消旋体 | 第65-67页 |
·18C6H_4和β-氨基酸的结合常数的测定 | 第67-73页 |
·淌度移动法测定结合常数的原理 | 第68-69页 |
·淌度移动法测定18C6H_4 与β-氨基酸对映体结合常数 | 第69-73页 |
·拆分机理探讨 | 第73-74页 |
·冠醚络合机理 | 第73页 |
·18C6H_4的手性拆分机理 | 第73-74页 |
·β-氨基酸结构对分离的影响 | 第74页 |
·β-氨基酸结构对结合常数的影响 | 第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四章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法分离β-氨基酸对映体 | 第76-90页 |
引言 | 第76页 |
·手性流动相添加法分离β-氨基酸对映体 | 第76-78页 |
·β-氨基酸对映体对映体的键合型手性配体交换色谱分离 | 第78-83页 |
·硅胶基质对分离的影响 | 第79-80页 |
·手性选择体对分离的影响 | 第80-81页 |
·流动相pH 值对分离的影响 | 第81页 |
·中心金属离子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81-82页 |
·流动相阴离子对分离的影响 | 第82页 |
·固定相疏水基团对分离的影响 | 第82-83页 |
·手性固定相的使用寿命 | 第83页 |
·键合型手性配体交换色谱用于其他化合物对映体的分离 | 第83-84页 |
·拆分机理讨论 | 第84-88页 |
·手性配体交换色谱拆分机理 | 第84-85页 |
·β-氨基酸对映体分离机理的初步探讨 | 第85-86页 |
·CMPA 和CSP 对β-氨基酸对映体分离的比较 | 第86-87页 |
·涂敷型和键合型CSP 对β-氨基酸对映体分离的比较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90页 |
第五章 β-氨基酸对映体的快速色谱制备分离及其固相萃取法纯化 | 第90-109页 |
引言 | 第90页 |
·β-氨基酸消旋体的快速色谱制备分离 | 第90-95页 |
·硅胶粒径对分离的影响 | 第90页 |
·淋洗液CuSO_4 浓度对分离的影响 | 第90-91页 |
·样品体积对分离的影响 | 第91-95页 |
·固相萃取法除铜 | 第95-107页 |
·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SPE 除铜 | 第96-101页 |
·十八烷基键合硅胶SPE 除铜 | 第101-106页 |
·基于螯合机理除铜的前期工作 | 第106-107页 |
·讨论 | 第107-108页 |
·快速色谱的特点 | 第107页 |
·键合型和涂敷型CSP 用于快速色谱的比较 | 第107页 |
·两种除铜方法的特点 | 第107-108页 |
·小结 | 第108-109页 |
第六章 化学法和酶法拆分β-氨基酸 | 第109-113页 |
·化学法拆分β-氨基酸 | 第109-110页 |
·酶法拆分β-氨基酸 | 第110-111页 |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全文结论 | 第113-114页 |
·工作展望 | 第114-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5页 |
附录 | 第125-129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