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8页 |
·有机光导材料概述 | 第9-11页 |
·偶氮类电荷产生材料 | 第11-25页 |
·偶氮类电荷产生材料的光电导机理 | 第12-14页 |
·偶氮化合物的光电性能 | 第14-16页 |
·苯并噁唑类偶氮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23页 |
·萘甲酰脲类偶合组分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萘甲酰脲类偶合组分的合成方法 | 第25-27页 |
·本文的研究工作 | 第27-2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8-35页 |
·主要原料和试剂 | 第28-29页 |
·结构及晶型鉴定 | 第29-30页 |
·偶合组分的合成 | 第30-32页 |
·3-羟基-2-萘甲酰氯的合成 | 第30页 |
·芳脲的合成 | 第30-31页 |
·偶合组分的合成 | 第31-32页 |
·双偶氮化合物的合成 | 第32-34页 |
·2-(4'-氨基苯基)-6-氨基苯并噁唑的合成 | 第32页 |
·重氮盐的合成 | 第32-33页 |
·双偶氮化合物的合成 | 第33页 |
·双偶氮化合物的后处理 | 第33-34页 |
·光电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功能膜的制备 | 第34页 |
·性能测试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5-81页 |
·3-羟基-2-萘甲酰氯的合成 | 第35-41页 |
·以二氯亚砜为溶剂的合成 | 第35-36页 |
·以卤代烷为溶剂的合成 | 第36-39页 |
·两种合成方法的比较 | 第39-40页 |
·3-羟基-2-萘甲酰氯的结构分析 | 第40-41页 |
·芳脲的合成 | 第41-52页 |
·苯脲的合成 | 第41-43页 |
·邻氯苯脲的合成 | 第43-48页 |
·3-羟基-2-萘甲酰脲的合成 | 第48-49页 |
·芳脲的组成与结构表征 | 第49-52页 |
·偶合组分的合成 | 第52-63页 |
·合成方法的确定 | 第52-53页 |
·N-(2-氯苯基)-N′-(3-羟基-2-萘甲酰)脲的合成 | 第53-56页 |
·N-(3-甲基苯基)-N′-(3-羟基-2-萘甲酰)脲的合成 | 第56-59页 |
·其它偶合组分的合成 | 第59-60页 |
·偶合组分的组成与结构表征 | 第60-63页 |
·2-(4′-氨基苯基)-6-氨基苯并噁唑的合成 | 第63-65页 |
·化合物物性 | 第64页 |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64页 |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64-65页 |
·质谱分析 | 第65页 |
·高效液相色谱 | 第65页 |
·双偶氮化合物的合成 | 第65-71页 |
·紫外吸收光谱 | 第67-69页 |
·元素分析 | 第69页 |
·红外吸收光谱 | 第69-71页 |
·~(13)C核磁共振谱分析 | 第71页 |
·后处理方式对产品的影响 | 第71-74页 |
·后处理方式与产品晶体形态的关系 | 第71-74页 |
·后处理方式对产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影响 | 第74页 |
·双偶氮化合物光电性能的研究 | 第74-81页 |
·晶体形态与光电性能的关系研究 | 第75-76页 |
·取代基与光电性能的关系研究 | 第76-78页 |
·树脂用量对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78-79页 |
·分散剂用量对光电性能的影响 | 第79-81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9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第89-90页 |
附录 | 第90-110页 |
致谢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