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7-9页 |
2 概述 | 第9-11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9-11页 |
2.2.1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2.2.2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3 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综述 | 第11-24页 |
3.1 研究对象概况 | 第11-13页 |
3.1.1 碳源 | 第11页 |
3.1.2 碳源的分类 | 第11-13页 |
3.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第13-14页 |
3.2.1 国内相关研究项目回顾 | 第13页 |
3.2.2 国际开展的主要研究 | 第13-14页 |
3.3 国内外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3.3.1 实测法 | 第14-15页 |
3.3.2 物料衡算法 | 第15-17页 |
3.3.3 排放系数法 | 第17-18页 |
3.3.4 模型法 | 第18-20页 |
3.3.5 生命周期法 | 第20页 |
3.3.6 决策树法 | 第20-21页 |
3.3.7 碳源排碳量的不确定性研究 | 第21页 |
3.3.8 提高碳源排放量估算的准确性 | 第21-2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4 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现状及特点分析 | 第24-27页 |
4.1 工业部门排碳现状 | 第24-25页 |
4.2 工业部门碳源分类 | 第25页 |
4.3 工业部门碳源排碳特点 | 第25-27页 |
5 我国工业部门排碳量估算仿真模型的设计 | 第27-40页 |
5.1 研究方法介绍 | 第28-32页 |
5.1.1 系统仿真 | 第28-29页 |
5.1.2 系统仿真方法学 | 第29-30页 |
5.1.3 系统动力学 | 第30-31页 |
5.1.4 系统综合动态分析与模型体系 | 第31-32页 |
5.2 工业部门碳源排碳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 第32-35页 |
5.3 排碳模型总体结构框架设计 | 第35-36页 |
5.4 模型子模块介绍 | 第36-40页 |
6 基于钢铁行业的仿真模型应用 | 第40-49页 |
6.1 钢铁行业碳源分类 | 第40-41页 |
6.2 钢铁行业排碳量估算仿真模型 | 第41-44页 |
6.2.1 模型条件假设 | 第41页 |
6.2.2 模型主要参数 | 第41-43页 |
6.2.3 具体模型 | 第43-44页 |
6.3 模型仿真结果 | 第44-47页 |
6.4 估算值不确定性分析 | 第47-49页 |
6.4.1 能源使用情况带来的不确定性 | 第47页 |
6.4.2 原材料使用情况带来的不确定性 | 第47页 |
6.4.3 模型假设条件带来的不确定性 | 第47-48页 |
6.4.4 参数选择带来的不确定性 | 第48-49页 |
7 结论 | 第49-51页 |
7.1 总结 | 第49页 |
7.2 探讨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一 | 第54-55页 |
附录二 | 第55-58页 |
附录三 | 第58-66页 |
个人简介 | 第66-67页 |
导师简介 | 第67-68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