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30页 |
·速滑运动及器械的起源与演变 | 第10-12页 |
·速滑技术动作的演变历程 | 第12-14页 |
·速滑技术研究的概况 | 第14-16页 |
·蹬冰阶段重心速度的变化 | 第16-17页 |
·影响滑行速度的技术因素问题 | 第17-18页 |
·有关冰面摩擦力的研究 | 第18页 |
·有关空气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18-19页 |
·关于速滑蹬冰的加速理论 | 第19-21页 |
·关于速度滑冰中的速度问题 | 第21-22页 |
·速滑蹬冰动态力的测试问题 | 第22-25页 |
·关于速滑蹬冰动作技术评价问题 | 第25-26页 |
·Clap 式冰刀蹬冰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2 前言 | 第30-33页 |
·Clap 式冰刀蹬冰动作技术原理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30-31页 |
·研究课题 | 第31-33页 |
·研究课题1: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蹬冰技术动作结构的特征 | 第31页 |
·研究课题2:影响速滑运动成绩的技术要素 | 第31页 |
·研究课题3:速滑项目动态支撑方式中频幅组合的模式特征 | 第31-32页 |
·研究课题4:优秀速滑运动员摆腿技术的特征 | 第32-33页 |
3 研究方法 | 第33-40页 |
·影像测量法 | 第33-36页 |
·实验现场的设置与标定 | 第33-34页 |
·实验过程 | 第34页 |
·误差分析 | 第34-36页 |
·模型法 | 第36-38页 |
·环节动坐标系的确定 | 第36-37页 |
·环节角速度的计算 | 第37-38页 |
·组间对照法 | 第38页 |
·不同速度比较法 | 第38页 |
·统计处理法 | 第38-39页 |
·研究上的假设 | 第39页 |
·几点说明 | 第39-40页 |
·关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 | 第39页 |
·关于研究结果应用的局限性 | 第39-40页 |
4 研究对象 | 第40-43页 |
·世界杯赛(哈尔滨站) | 第40-41页 |
·全国速滑分站赛哈尔滨站(大全能) | 第41-42页 |
·优秀组与一般组 | 第42-43页 |
5 术语定义 | 第43-45页 |
6 结果与分析 | 第45-77页 |
·弯道滑行的时间特征 | 第45-46页 |
·滑步特征 | 第46-47页 |
·滑步长度 | 第46-47页 |
·滑步宽度 | 第47页 |
·步频 | 第47页 |
·重心移动幅度 | 第47-49页 |
·滑步步长与重心移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 第49页 |
·滑行姿势特征 | 第49-51页 |
·左右单步不同阶段关节角度的变化 | 第49-51页 |
·下肢各关节的有效蹬伸范围 | 第51页 |
·起蹬条件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影响速滑运动成绩的技术要素 | 第53-66页 |
·不同时相下肢各关节角度的变化 | 第53-54页 |
·蹬冰腿各关节点的动态变化 | 第54-56页 |
·下肢关节活动的顺序性 | 第56-57页 |
·重心滑角及其变化 | 第57-58页 |
·关于影响运动成绩的相关因素确定 | 第58-65页 |
·影响运动成绩的时间量因素 | 第60-61页 |
·影响运动成绩的速度量因素 | 第61-63页 |
·影响运动成绩的姿位量因素 | 第63-64页 |
·影响运动成绩的机械输出功率因素 | 第64-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频幅组合模式 | 第66-72页 |
·频幅组合与步速关系中区分动、定支撑点的依据 | 第66-68页 |
·步长、步频与步速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68-69页 |
·步频与步速之间的关系 | 第69-70页 |
·步长与步速之间的关系 | 第70-71页 |
·动、定点支撑中频幅组合的异同性及其成因 | 第71页 |
小结 | 第71-72页 |
·优秀速滑运动员弯道摆腿技术的特征 | 第72-77页 |
·弯道摆腿的时间特征 | 第72-73页 |
·弯道摆腿的速度特征 | 第73页 |
·摆动腿关节角度的变化 | 第73-75页 |
·摆动幅度 | 第75页 |
·下刀动作 | 第75-76页 |
小结 | 第76-77页 |
7 讨论 | 第77-85页 |
·Clap 冰刀与传统冰刀蹬冰机制的异同性比较 | 第77-80页 |
·Clap 冰刀的研制背景 | 第77-78页 |
·Clap 冰刀与传统冰刀蹬冰技术的异同点 | 第78-79页 |
·对 Clap 冰刀蹬冰机制的认识 | 第79-80页 |
·对速滑蹬冰加速理论适用条件的再认识 | 第80-81页 |
·肌群工作方式的异同性对速滑专项力量训练理念转化的提示 | 第81-83页 |
·肌肉力量训练的双重功效性 | 第81-82页 |
·对蹬冰动作爆发力程度的认识 | 第82页 |
·Clap 式冰刀蹬冰动作下肢肌群工作特点 | 第82-83页 |
·支撑方式的异同对频幅组合与步速关系的制约 | 第83页 |
小结 | 第83-85页 |
8 结论 | 第85-87页 |
·Clap 式冰刀弯道蹬冰动作技术原理 | 第85页 |
·速滑蹬冰加速理论的适用条件 | 第85页 |
·动态支撑方式中频幅组合的模式特征 | 第85-87页 |
9 致谢 | 第87-88页 |
10 参考文献 | 第88-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