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构造论文

发动机进气系统性能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8页
1 绪论第8-14页
 1.1 问题概述及课题的研究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3页
  1.2.1 进气性能的研究现状第9-12页
  1.2.2 进气噪声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气体动力学分析的理论基础第14-21页
 2.1 计算流体力学的理论基础第14-19页
  2.1.1 流体力学方程及模型方程第14-16页
  2.1.2 湍流模型第16-18页
  2.1.3 有限体积法第18-19页
 2.2 进气管中压力波的传播第19-21页
  2.2.1 音速第19页
  2.2.2 微弱扰动波第19-20页
  2.2.3 音速的计算公式第20-21页
3 进气性能分析第21-49页
 3.1 进气系统模型及边界条件的建立第21-26页
  3.1.1 模型的建立及简化第21-23页
  3.1.2 边界条件的确定第23-26页
 3.2 进气系统性能分析第26-40页
  3.2.1 进气系统中的流场分析第26-33页
   3.2.1.1 进气系统流动分析第26-29页
   3.2.1.2 气缸内的气流流动分析第29-33页
  3.2.2 进气系统中的压力波分析第33-40页
   3.2.2.1 进气系统中的压力波及与进气性能的关系第33-34页
   3.2.2.2 进气系统压力波分析第34-40页
 3.3 进气系统结构参数的影响第40-47页
  3.3.1 进气总管长度的影响第41-43页
  3.3.2 进气总管管径的影响第43-45页
  3.3.3 进气支管长度的影响第45-46页
  3.3.4 谐振腔容积的影响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4 进气噪声性能分析第49-64页
 4.1 发动机进气噪声特征及产生机理第49-51页
 4.2 Helmholtz共振消声原理第51-53页
 4.3 JL368Q3进气噪声的控制的控制第53-58页
  4.3.1 三腔并联旁支型共振消声器的设计第53-55页
  4.3.2 进气消声器消声效果的评价第55-57页
  4.3.3 进气消声器对发动机外特性的影响第57-58页
 4.4 进气消声器对发动机进气性能的影响第58-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5 结论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种中药复方总有效成分的提取、药效及药物代谢动力学
下一篇:黄瓜体内酚性抗病物质合成和诱导信号转导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