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7-18页 |
·教学实践中的困惑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5页 |
·西方关于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 | 第8-10页 |
·国内研究 | 第10-15页 |
·已有研究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15页 |
·本项研究的问题阐述 | 第15-17页 |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第17-18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3 调查研究的程序 | 第18-34页 |
·访谈调查 | 第18-26页 |
·访谈对象 | 第18-19页 |
·访谈提纲 | 第19-20页 |
·访谈实施及分析 | 第20-26页 |
·问卷调查 | 第26-34页 |
·调查问卷设计的指导思想 | 第26-27页 |
·问卷结构 | 第27页 |
·问卷调查的具体实施 | 第27-28页 |
·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 第28-34页 |
4 讨论 | 第34-42页 |
·关于不同适应能力学生的数学态度 | 第34-36页 |
·关于不同适应能力学生的数学动机 | 第36-37页 |
·关于不同适应能力学生的数学兴趣 | 第37-39页 |
·关于不同适应能力学生的数学方法 | 第39-40页 |
·关于不同适应能力学生对数学教师的评价 | 第40-41页 |
·关于不同适应能力学生的数学毅力和独立性 | 第41-42页 |
5 主要结论 | 第42-45页 |
·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普遍比较朴素、直观和肤浅,甚至片面 | 第42页 |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普遍不浓 | 第42-43页 |
·学生普遍缺乏对自己有效的学习方法 | 第43页 |
·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意志力不强 | 第43页 |
·学生普遍不适应教师的教学方法 | 第43-44页 |
·学生对数学语言不能正确阅读、理解、运用 | 第44-45页 |
6 教学建议 | 第45-62页 |
·教师应加强促进学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 | 第45-47页 |
·加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目的、意义的认识 | 第45页 |
·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 第45-46页 |
·数学教学中注重榜样的作用,促进学生态度发生转变 | 第46页 |
·对学生的数学活动及时反馈 | 第46-47页 |
·给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 第47页 |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 第47页 |
·教师应加强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 | 第47-50页 |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要求、内容及教学进度等方面注意以下几点 | 第47-48页 |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注意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 第48-50页 |
·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 | 第50-55页 |
·指导学生订好学习计划 | 第51-52页 |
·指导学生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方法 | 第52-54页 |
·指导学生记笔记 | 第54-55页 |
·教师应加强培养良好的师生 | 第55-56页 |
·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坚韧意志品质的形成 | 第56-57页 |
·给学生讲一些数学家的光辉事迹和他们所熟悉的人物的“壮举”,以增强不适应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意志品质 | 第56-57页 |
·在教学和生活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坚韧性和自觉性 | 第57页 |
·教师应加强学生数学语言的学习与训练 | 第57-62页 |
·数学语言的规范性 | 第57-59页 |
·加强数学语言变式教学与强化训练 | 第59页 |
·加强数学阅读,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 第59-60页 |
·加强数学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附录 | 第64-69页 |
后记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