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1章 引言第11-22页
   ·研究缘起第12-15页
     ·课题背景第12-13页
     ·选题依据第13-15页
       ·开展仪式教育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第13-14页
       ·完善仪式教育是对学校素质教育的推动第14页
       ·研究仪式教育是对本人学习工作经历的提升第14-15页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研究意义第16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6-17页
     ·研究思路第16-17页
     ·研究方法第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7-2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7-19页
     ·国外和域外研究状况第19-20页
     ·已有研究尚存问题和研究可能第20-22页
第2章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的内涵及其意义第22-32页
   ·仪式及仪式教育的内涵第22-29页
     ·仪式的内涵第22-27页
       ·仪式的概念界定第22-26页
       ·仪式与伪仪式第26-27页
     ·仪式教育的内涵第27-29页
       ·仪式教育的概念界定第27-28页
       ·大仪式教育和小仪式教育第28-29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的意义及特点第29-32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的意义第29-30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的特点第30-32页
第3章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实施现状及现存问题分析——以C 小学为例第32-45页
   ·调查目的第32页
   ·调查过程第32-33页
     ·调查对象第32-33页
     ·调查方法第33页
   ·调查结果(结论与分析)第33-45页
     ·已有仪式教育目标基本实现第33-34页
     ·年级之间存在差异第34-38页
       ·对于仪式教育的喜欢程度随着年级的升高有所下降第35页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在仪式教育中担任的角色越来越多,且分布趋于平均化第35-37页
       ·随着年级的增长,教师在仪式教育活动中的角色有所变化第37-38页
     ·干部和队员之间有所不同第38-40页
       ·队干部对于仪式教育的喜欢程度比队员高第38-39页
       ·在仪式活动中,干部往往担任“主持”和“策划”的角色,而队员一般是“观众”和“节目表演”第39页
       ·以“干部就职仪式”为例,队干部和队员在参与度、喜欢度和感受等方面有显著差异第39-40页
     ·参与度可能影响学生对于仪式教育的喜欢程度第40-42页
       ·对活动印象深刻是因为“积极参与”第41页
       ·最不喜欢干部就职仪式因为“不喜欢当观众”第41-42页
     ·教师和学生之间对于仪式教育的认知、感受等不尽相同第42-45页
第4章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析——以C 小学为例第45-74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目标的设定第45-54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目标设定的维度第46-51页
       ·认知目标第46-48页
       ·行为目标第48-49页
       ·情感目标第49-51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目标的完善第51-54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目标存在的不足第51-52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目标改进的建议第52-54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内容的设计第54-59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内容选择的依据第54-56页
       ·符合教育目标第55页
       ·贴近生活体验第55-56页
       ·唤起情感共鸣第56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内容发展的方向第56-59页
       ·注重资源整合创新第56-57页
       ·体现学校核心文化第57-59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方法的选择第59-65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的常用方法第59-64页
       ·表演法第59-60页
       ·情景法第60-61页
       ·榜样法第61-62页
       ·交流法第62页
       ·岗位法第62-63页
       ·陶冶法第63-64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方法运用时的注意事项第64-65页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第64页
       ·知行结合情境交融第64-65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途径的安排第65-70页
     ·与学校文化建设相结合第65-68页
       ·开发校本课程第65-67页
       ·借助少先队活动第67-68页
     ·与家庭教育相结合第68-69页
     ·与社区资源相结合第69-70页
   ·小学阶段仪式教育评价的实施第70-74页
     ·评价要由表及里第71-72页
     ·评价要去伪存真第72-74页
结语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附录第79-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合作的小学自然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上海某区公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