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监视、报警、故障诊断系统论文

SCADA系统与图像监控系统互联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第1页
ABSTRACT第3-7页
第一章 引言第7-12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第7页
   ·多媒体SCADA系统发展概述第7-9页
   ·图像监控系统与SCADA系统的现状和不足第9-10页
     ·电力系统中两套系统的运行现状第9页
     ·目前存在的不足第9-10页
   ·SCADA系统和图像监控系统互联的意义第10页
   ·课题内容概述第10-12页
第二章 SCADA系统与图像监控系统的互联技术第12-21页
   ·系统互联技术浅析第12-13页
     ·系统互联的方式第12-13页
     ·系统互联的分类第13页
   ·多媒体主站方式第13-15页
     ·系统原理第13-14页
     ·实现方法第14-15页
   ·多媒体RTU方式第15-17页
     ·多媒体RTU的基本结构第15-16页
     ·多媒体SCADA系统第16-17页
   ·协同式监控系统第17-19页
     ·系统原理第17-18页
       ·黑板模型第17-18页
       ·广义黑板模型第18页
     ·基于广义黑板的遥视与EMS运行协同系统第18-19页
   ·几种互联方法的比较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远动规约及协议解析第21-30页
   ·远动信息及传输模式第21-22页
     ·远动信息内容第21页
     ·远动信息的传输模式第21-22页
   ·循环式远动规约第22-25页
     ·帧结构第22-23页
     ·信息字结构第23-25页
   ·问答式远动规约第25-26页
     ·帧格式第25-26页
       ·可变帧长帧格式第25-26页
       ·固定帧长帧格式第26页
     ·帧格式的接收校验第26页
   ·CDT规约的协议解析第26-29页
     ·接收同步第26-27页
     ·CRC冗余校验第27-28页
     ·协议解析子程序设计第28-29页
   ·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系统互联的设计与实现第30-50页
   ·系统分析第30-34页
     ·功能描述第30-31页
     ·系统互联的模型第31-32页
     ·系统构成第32-33页
     ·模块划分第33-34页
   ·系统环境第34-36页
     ·图像监控系统第34-35页
     ·SCADA系统第35-36页
   ·系统互联的构建第36-38页
     ·变电站互联方式第36-37页
     ·集控站互联方式第37页
     ·两种互联方式的比较第37-38页
   ·集控站控制程序第38-44页
     ·程序介绍第38-39页
     ·功能描述第39页
     ·多线程实现主体程序第39-40页
     ·SCADA系统与图像监控系统软接口的建立第40-41页
     ·程序窗体第41-44页
   ·协议解析第44-46页
     ·模拟屏通讯规约第44-45页
     ·通讯规约的协议解析第45-46页
   ·系统性能分析第46-48页
     ·系统实时性能第46-47页
     ·系统可靠性能第47-48页
   ·系统特点及功能扩展第48页
     ·系统特点第48页
     ·系统功能扩展第48页
   ·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理性、诗性的契合与冲突--以余秋雨文化散文为中心
下一篇:雷达脉冲分选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