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3页 |
(一)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2.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二) 国内外研究述评 | 第10-11页 |
1. 国外研究述评 | 第10-11页 |
2. 国内研究述评 | 第11页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1-12页 |
1. 论文的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11页 |
2. 论文的结构框架 | 第11-12页 |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1. 创新之处 | 第12页 |
2. 不足之处 | 第12-13页 |
一、 中小企业及界定标准 | 第13-18页 |
(一) 中小企业的内涵界定 | 第13页 |
(二) 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 | 第13-16页 |
(三) 我国中小企业的特点 | 第16-18页 |
1. 中小企业所有制结构多元化,以非国有制企业为主 | 第16-17页 |
2. 中小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密集度极高 | 第17页 |
3. 各地区中小企业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愈发明显 | 第17-18页 |
二、 中小企业生存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18-29页 |
(一) 生存力定义 | 第18-19页 |
(二) 中小企业生存力现状 | 第19-25页 |
1. 企业战略不明晰,过分依赖经验和抄袭他人模式 | 第19-20页 |
(1)企业战略是企业之根本 | 第19-20页 |
(2)企业战略是企业保持活力、发展壮大的保障 | 第20页 |
2. 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统一,组织管理混乱 | 第20-21页 |
(1)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定义分析 | 第20页 |
(2)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弊端 | 第20-21页 |
3. 中小企业融资瓶颈难以突破 | 第21-22页 |
(1)中小企业贷款难 | 第21页 |
(2)银行放款难 | 第21-22页 |
(3)直接融资困难 | 第22页 |
(4)风险投资很难进入企业 | 第22页 |
4. 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投资偏弱的现象,投资缺乏科学性 | 第22-23页 |
5. 中小企业进入经营过于多元化 | 第23-24页 |
(1)多元化经营分散了中小企业的资源实力 | 第23页 |
(2)多元化并没有降低中小企业的风险 | 第23-24页 |
6.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 | 第24页 |
7. 企业信息化制度建设落后 | 第24-25页 |
(三) 中小企业生存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1. 企业自身制约中小企业生存的原因分析 | 第25-27页 |
2. 外部因素对中小企业生存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27-29页 |
三、 中小企业发展力分析 | 第29-34页 |
(一) 发展力定义 | 第29-30页 |
(二) 发展力的构成要素 | 第30-34页 |
1. 职业经理人 | 第30-31页 |
2. 企业文化 | 第31页 |
3. 品牌意识 | 第31-32页 |
(1)品牌的含义 | 第31页 |
(2)品牌的创建,是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现实需要 | 第31-32页 |
4. 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 | 第32-33页 |
5. 中小企业自身的比较优势 | 第33-34页 |
四、 提升中小企业生存力与发展力的思考 | 第34-44页 |
(一) 提升中小企业生存力的对策 | 第34-39页 |
1. 制定明确的企业战略 | 第34-35页 |
(1)专而精战略:中小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 第34页 |
(2)联盟以及地域集群战略 | 第34-35页 |
2. 所有权与经营权优化结合 | 第35页 |
(1)家族企业产权的分散化 | 第35页 |
(2)合理集权与分权 | 第35页 |
(3)寻求适合自己的治理结构 | 第35页 |
(4)加强企业团队建设,健全规章制度 | 第35页 |
3. 摆脱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 第35-37页 |
4. 进行有效的投资 | 第37页 |
(1)对内投资是根本 | 第37页 |
(2)分散投资领域,降低风险 | 第37页 |
(3)优化投资结构 | 第37页 |
(4)规范投资程序 | 第37页 |
5. 走出多元化的陷阱 | 第37-38页 |
6. 提高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 第38页 |
7. 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 | 第38-39页 |
(1)加强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 | 第38页 |
(2)找到突破口,循序渐进 | 第38-39页 |
(3)合理分配企业有限的资金 | 第39页 |
(二) 提升中小企业发展力的对策 | 第39-44页 |
1. 打造一个成功的职业经理人 | 第39-40页 |
2. 建立企业文化 | 第40页 |
3. 打造属于自己的企业的品牌 | 第40-41页 |
4. 建立有效的企业激励机制 | 第41页 |
5. 加强中小企业的成本管理与资金管理 | 第41-42页 |
6. 寻找企业的核心主业 | 第42页 |
7. 发挥中小企业的比较优势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附录 | 第47-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