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软件论文--操作系统论文

PPP协议在μC/OS-Ⅱ操作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独创性声明第1-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嵌入式系统概述第11-12页
 1.2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第12-13页
 1.3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第13页
 1.4 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模式第13-14页
 1.5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第14-16页
  1.5.1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第14-15页
  1.5.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第15-16页
 1.6 课题提出的背景第16-17页
 1.7 课题的提出第17-18页
第二章 系统的硬件平台第18-27页
 2.1 系统硬件平台的概述第18-20页
 2.2 关于 ARM7TDMI处理器第20-22页
  2.2.1 指令流水线第20-21页
  2.2.2 存储器访问第21页
  2.2.3 ARM7TDMI体系结构直接支持的数据类型第21页
  2.2.4 处理器的状态第21-22页
  2.2.5 存储器格式第22页
  2.2.6 处理器模式第22页
 2.3 ARM体系结构的异常处理模式第22-27页
  2.3.1 异常的优先级第23-24页
  2.3.2 异常等待第24页
  2.3.3 异常响应和返回策略第24-27页
第三章 实时操作系统的移植第27-47页
 3.1 μC/OS-II简述第27-36页
  3.1.1 临界段处理第27-28页
  3.1.2 任务第28-29页
  3.1.3 任务状态第29-30页
  3.1.4 任务调度第30页
  3.1.5 空闲任务第30-31页
  3.1.6 统计任务第31页
  3.1.7 μC/OS-II中的中断处理第31-33页
  3.1.8 时钟节拍第33-34页
  3.1.9 μC/OS-II初始化第34-35页
  3.1.10 任务之间的通讯与同步第35-36页
  3.1.11 内存管理第36页
 3.2 移植的整体规划第36-47页
  3.2.1 编译器的选择第36页
  3.2.2 任务模式的取舍第36-37页
  3.2.3 对 RTOS系统内核与任务分别编译的支持第37页
  3.2.4 编写 ARM7TDMI的启动程序第37-40页
  3.2.5 μC/OS-II的移植第40-47页
第四章 PPP协议的设计与实现第47-64页
 4.1 PPP协议的概述第47-49页
  4.1.1 PPP协议的定义第47页
  4.1.2 PPP协议的基本格式第47-49页
  4.1.3 PPP协议的特点第49页
 4.2 PPP的工作原理第49-51页
  4.2.1 连接死亡阶段第50页
  4.2.2 连接建立阶段第50页
  4.2.3 认证阶段第50-51页
  4.2.4 网络层协议阶段第51页
  4.2.5 终止连接阶段第51页
 4.3 PPP连接的建立过程第51-54页
  4.3.1 LCP处理阶段第51-53页
  4.3.2 PAP处理阶段第53-54页
  4.3.3 NCP处理阶段第54页
 4.4 PPP协议的设计与实现第54-61页
  4.4.1 Main主模块第54-55页
  4.4.2 LCP模块第55-57页
  4.4.3 认证协商模块(PAP)第57页
  4.4.4 网络层协商模块(NCP)第57-59页
  4.4.5 PPP模块第59-61页
 4.5 PPP协议模块的测试和性能分析第61-64页
  4.5.1 PPP协议模块的测试原理第61页
  4.5.2 PPP协议模块的测试方法第61-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科研经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营者股票期权制度法律问题探析
下一篇:公司转投资从严格限制到合理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