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数字水印技术 | 第11-27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数字水印的概念和分类 | 第12-14页 |
1.2.1 数字水印的概念 | 第12-13页 |
1.2.2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3-14页 |
1.3 数字水印的主要特征 | 第14-16页 |
1.4 数字水印的嵌入和检测技术 | 第16-18页 |
1.4.1 时空域数字水印 | 第16-17页 |
1.4.2 变换域数字水印 | 第17-18页 |
1.5 数字水印的攻击 | 第18-24页 |
1.5.1 引言 | 第18-19页 |
1.5.2 一些著名的攻击 | 第19-24页 |
1.6 水印系统评估 | 第24-27页 |
1.6.1 基准测试程序 | 第24-25页 |
1.6.2 基准测试的一般过程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小波等变换域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27-58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连续小波变换 | 第27-29页 |
2.3 复小波变换 | 第29-32页 |
2.3.1 复小波变换基本理论 | 第29-30页 |
2.3.2 双树复小波变换 | 第30-32页 |
2.4 多进制小波变换 | 第32-39页 |
2.4.1 多进制小波的多尺度分析 | 第32-33页 |
2.4.2 二维图像的多进制小波分解和重构 | 第33-34页 |
2.4.3 基于复小波包和多进制小波包变换的直接序列扩频通信窄带干扰抑制技术 | 第34-39页 |
2.5 多小波变换 | 第39-44页 |
2.5.1 多小波分析的特点 | 第39-40页 |
2.5.2 多小波变换 | 第40-44页 |
2.6 基于提升格式的小波及其相关整数离散变换理论 | 第44-46页 |
2.6.1 构造整数小波变换的缘由 | 第44-45页 |
2.6.2 小波提升的基本原理 | 第45页 |
2.6.3 整数小波提升格式 | 第45-46页 |
2.7 脊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第46-52页 |
2.7.1 脊波变换的优越性 | 第46-47页 |
2.7.2 连续脊波变换的基本理论 | 第47-48页 |
2.7.3 有限脊波变换的理论 | 第48-49页 |
2.7.4 二维图像的脊波变换实现方法 | 第49-50页 |
2.7.5 曲波(Curvelet)变换 | 第50-51页 |
2.7.6 脊波变换和曲波变换应用图像处理算法得到的良好性能展示 | 第51-52页 |
2.8 形态小波的理论 | 第52-58页 |
2.8.1 形态小波和形态金字塔 | 第52-53页 |
2.8.2 数学形态学 | 第53-54页 |
2.8.3 形态小波 | 第54-58页 |
第三章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 | 第58-63页 |
3.1 引言 | 第58-59页 |
3.2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水印技术 | 第59-63页 |
3.2.1 基于低频子带方法 | 第59页 |
3.2.2 细节分量方法 | 第59-61页 |
3.2.3 基于图像的编码方法 | 第61-63页 |
第四章 变换域水印算法 | 第63-84页 |
4.1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和人类视觉模型的数字水印算法 | 第63-68页 |
4.1.1 复小波域的人类视觉模型 | 第63-64页 |
4.1.2 水印的嵌入 | 第64-65页 |
4.1.3 水印的提取 | 第65页 |
4.1.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4.1.5 结论 | 第68页 |
4.2 基于多进制小波变换的盲水印算法 | 第68-73页 |
4.2.1 多进制小波系数稳定性分析 | 第68-69页 |
4.2.2 盲水印的嵌入算法 | 第69-70页 |
4.2.3 盲水印的提取算法 | 第70-71页 |
4.2.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1-73页 |
4.2.5 结论 | 第73页 |
4.3 基于整数小波变换的脆弱水印算法 | 第73-76页 |
4.3.1 脆弱水印技术简介 | 第73-74页 |
4.3.2 脆弱水印嵌入与检测算法 | 第74-75页 |
4.3.3 仿真结果 | 第75-76页 |
4.3.4 结论 | 第76页 |
4.4 脏纸编码水印 | 第76-84页 |
4.4.1 脏纸编码的基本思想 | 第76-78页 |
4.4.2 简单信道的脏纸编码 | 第78-80页 |
4.4.3 复杂信道的脏纸编码 | 第80-82页 |
4.4.4 使用归一化相关检测的含辅助信息的脏纸编码水印嵌入与提取系统 | 第82-83页 |
4.4.5 关于这个水印算法的讨论 | 第83-84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4-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91-9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