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绪论 | 第1-11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应用概况 | 第8-9页 |
| ·相关屈曲(Interaction Buckling)研究概况 | 第8-9页 |
| ·国外高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研究与应用概况 | 第9页 |
| ·国内高强冷弯薄壁型钢结构研究与应用概况 | 第9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9-11页 |
| 2.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长柱试验研究 | 第11-41页 |
| ·引言 | 第11页 |
| ·试验目的和内容 | 第11页 |
| ·试验目的 | 第11页 |
| ·试验内容 | 第11页 |
| ·材性、试件及试验装置 | 第11-15页 |
| ·材性 | 第11-12页 |
| ·试件 | 第12-13页 |
| ·试验装置 | 第13-15页 |
|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征 | 第15-17页 |
| ·加载制度 | 第15页 |
|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征 | 第15-17页 |
| ·试验结果处理与分析 | 第17-32页 |
| ·初始几何缺陷图 | 第17-21页 |
| ·荷载——轴向压缩位移 | 第21页 |
| ·荷载——弯曲位移 | 第21-22页 |
| ·荷载——应变图 | 第22-31页 |
| ·试件极限承载力 | 第31-32页 |
| ·试验结果与我国现行规范的对比分析 | 第32-40页 |
| ·与我国现行标准GB50018-2002的对比 | 第32-36页 |
| ·对我国现行标准GB50018-2002的修正 | 第36-37页 |
| ·拟合公式所得稳定系数与试验值的比较 | 第37-40页 |
| ·结论及建议 | 第40-41页 |
| 3.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长柱理论分析 | 第41-50页 |
| ·引言 | 第41页 |
| ·相关回顾 | 第41-45页 |
| ·板的屈曲后强度 | 第41-42页 |
| ·有效宽度法的计算公式 | 第42-44页 |
| ·有效宽度法的发展和制约 | 第44-45页 |
| ·直接强度法 | 第45-50页 |
| ·直接强度法的简介 | 第45-46页 |
| ·直接强度法的原理 | 第46页 |
| ·直接强度法对局部-整体相关屈曲的考虑 | 第46-47页 |
| ·直接强度法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47-50页 |
| 4.高强冷弯薄壁型钢轴压长柱弹性屈曲的有限条分析 | 第50-55页 |
| ·引言 | 第50页 |
| ·有限条法软件CUFSM对试件进行弹性屈曲分析 | 第50-53页 |
| ·FEM和FSM在弹性屈曲分析时的优、缺点对比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5.结语 | 第55-58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55页 |
| ·本文主要结论及建议 | 第55-56页 |
| ·对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 第56-58页 |
| 6.附录 | 第58-59页 |
| 7.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 8.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