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掘进瓦斯爆炸实时智能预警监控系统
| 1 绪论 | 第1-18页 |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9页 |
|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6页 |
|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矿山安全专家系统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因特摩系统的开发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 ·小结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6-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掘进瓦斯爆炸的致因理论分析 | 第18-29页 |
| ·掘进瓦斯爆炸的致因理论定性分析 | 第18-20页 |
| ·瓦斯爆炸事故的物理因素 | 第19页 |
| ·瓦斯爆炸事故的管理因素 | 第19-20页 |
| ·掘进瓦斯爆炸的定量分析 | 第20-28页 |
| ·事故树分析法 | 第20-21页 |
| ·模糊集合理论的引入 | 第21-24页 |
| ·事件概率模糊处理分析 | 第24-25页 |
| ·应用实例 | 第25-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3 矿井掘进瓦斯爆炸实时智能预警监控系统研究 | 第29-51页 |
| ·系统综合集成问题的提出 | 第29-32页 |
| ·集成化方法 | 第30页 |
| ·智能化方法 | 第30-32页 |
| ·系统网络设计 | 第32-33页 |
| ·实时智能监控子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 | 第33-35页 |
| ·系统硬件的结构设计 | 第35-37页 |
| ·现有煤矿监控系统的设计模式 | 第35页 |
| ·系统硬件配置 | 第35-37页 |
| ·系统软件的结构设计 | 第37-41页 |
|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第37-39页 |
| ·系统数据流程 | 第39-41页 |
| ·系统的主要功能 | 第41页 |
| ·开发平台、开发语言及相关技术 | 第41-50页 |
| ·人工智能技术 | 第41-45页 |
| ·专家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45-46页 |
| ·专家系统开发语言的选择 | 第46-47页 |
| ·仿真技术 | 第47-48页 |
| ·仿真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48页 |
| ·虚拟仿真的实现方法VRML | 第48-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4 实时智能监控子系统的开发应用 | 第51-75页 |
| ·专家知识库的建立 | 第51-56页 |
| ·确定专家知识的来源 | 第52-53页 |
| ·建立知识获取和组织知识框架的文档资料 | 第53页 |
| ·建立专家系统源文件 | 第53-55页 |
| ·编译调试专家系统源文件 | 第55-56页 |
| ·超媒体显示系统的开发 | 第56-63页 |
| ·设计过程空间 | 第58-62页 |
| ·编制管理空间 | 第62-63页 |
| ·瓦斯爆炸预警虚拟仿真器的开发 | 第63-74页 |
| ·仿真建模 | 第64页 |
| ·虚拟现实界面的制作 | 第64-66页 |
| ·Simulink系统仿真的实现基础 | 第66-70页 |
| ·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过程 | 第70-72页 |
| ·Simulink动态系统建模 | 第72-73页 |
| ·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 | 第73-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5 结论 | 第75-77页 |
| ·主要结论 | 第75-76页 |
| ·展望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 附录 | 第82-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