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燃气管网系统安全性及系统仿真的研究及发展状况 | 第11-16页 |
·燃气管网系统安全性 | 第11-14页 |
·燃气管网系统仿真 | 第14-16页 |
·燃气管网系统安全性及系统仿真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燃气管网系统安全性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6-17页 |
·燃气管网系统仿真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18-20页 |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燃气管网系统安全性分析 | 第21-37页 |
·危险源辨识原理的基础研究 | 第21-22页 |
·危险源辨识的目的、标准及依据 | 第21页 |
·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 第21-22页 |
·燃气管网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源辨识 | 第22-24页 |
·危险源辨识 | 第22页 |
·故障树的构造 | 第22-24页 |
·燃气管网系统火灾爆炸事故危险性分析 | 第24-32页 |
·专家评的模糊数处理 | 第24-25页 |
·燃气火灾爆炸事故故障树图的智能绘制 | 第25-26页 |
·传统故障树分析法 | 第26-27页 |
·系统事故危险性的模糊故障树分析 | 第27-29页 |
·系统事故危险性的模拟分析 | 第29-32页 |
·工程应用 | 第32-36页 |
·应用对象及数据 | 第32-33页 |
·结果及分析 | 第33-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燃气管网管道泄漏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 第37-61页 |
·管输燃气的重要性质 | 第37-39页 |
·压缩因子的确定 | 第37-38页 |
·摩擦系数的确定 | 第38-39页 |
·燃气管道非等温泄漏模型的研究 | 第39-54页 |
·变温环境管道热力分析 | 第40-44页 |
·燃气管道非等温稳态泄漏模型的研究 | 第44-51页 |
·燃气管道非等温非稳态泄漏模型的研究 | 第51-54页 |
·典型情况分析 | 第54-59页 |
·稳态情况 | 第54-57页 |
·非稳态应用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四章 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及危险性的理论分析与计算 | 第61-84页 |
·天然气管道稳态及非稳态泄漏的基础研究 | 第61-62页 |
·天然气泄漏扩散模型的基础研究 | 第62-72页 |
·大气稳定度与扩散参数 | 第62-66页 |
·湍流扩散的基础研究 | 第66-67页 |
·天然气管道瞬时泄漏扩散模型的研究 | 第67-68页 |
·天然气管道连续泄漏扩散模型的研究 | 第68-70页 |
·天然气管道非稳态泄漏扩散模型的研究 | 第70-72页 |
·燃气管道泄漏扩散的危险性研究 | 第72-76页 |
·泄漏中毒事故的危险性分析 | 第72-73页 |
·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性分析 | 第73-76页 |
·实例分析 | 第76-82页 |
·实例条件 | 第76-77页 |
·扩散模拟及影响因素灵敏度分析 | 第77-78页 |
·各类事故危险范围分析 | 第78-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五章 天然气管网稳动态仿真的理论研究及应用 | 第84-110页 |
·热力系统三大守恒方程的基础研究 | 第84-87页 |
·连续性方程的建立 | 第84-85页 |
·动量方程的建立 | 第85-86页 |
·能量方程的建立 | 第86-87页 |
·稳态等温及非等温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87-92页 |
·稳态管道非等温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87-91页 |
·稳态非管元件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91-92页 |
·动态等温及非等温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92-94页 |
·管道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92-94页 |
·非管元件模型的建立及分析 | 第94页 |
·管网系统模拟分析 | 第94-95页 |
·节点平衡方程 | 第94页 |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 第94-95页 |
·稳动态仿真数学模型的求解 | 第95-99页 |
·现有方法的分析 | 第95-96页 |
·数学模型求解方法的研究 | 第96-99页 |
·天然气管网系统仿真程序的编制 | 第99-101页 |
·工程应用及分析 | 第101-108页 |
·本章小结 | 第108-11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10-114页 |
·结论 | 第110-112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112页 |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4-126页 |
致谢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