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激光对中仪的设计和实验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引言 | 第10-12页 |
| ·国内外动态 | 第12-15页 |
| ·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15-17页 |
| 第2章 总体方案设计 | 第17-20页 |
| ·激光对中仪的结构设计 | 第17页 |
| ·测量方法的设计 | 第17-18页 |
| ·其它测量功能的设计 | 第18-19页 |
| ·机组轴心校准测量 | 第18页 |
| ·直线度测量 | 第18页 |
| ·平面度测量 | 第18-19页 |
| ·平面倾角测量 | 第19页 |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19-20页 |
| 第3章 激光对中仪的结构组成 | 第20-35页 |
| ·位置敏感探测器PSD | 第20-28页 |
| ·PSD 工作原理 | 第20-23页 |
| ·PSD 的性能参数 | 第23-24页 |
| ·PSD 信号处理电路 | 第24-26页 |
| ·测试条件对PSD 精度的影响 | 第26-28页 |
| ·激光发射器 | 第28页 |
| ·倾角计 | 第28-34页 |
| ·ADXL311 工作原理 | 第29页 |
| ·ADXL311 电路设计 | 第29-30页 |
| ·ADXL311 的定标 | 第30-31页 |
| ·用ADXL311 测量倾角 | 第31-32页 |
| ·用 ADXL311 测量360°范围倾角 | 第32-33页 |
| ·倾角测量的误差分析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4章 轴对中的测量原理及试验 | 第35-51页 |
| ·轴对中测量原理 | 第35-43页 |
| ·主动轴与从动轴的位置关系 | 第36页 |
| ·四点测量原理 | 第36-37页 |
| ·两点测量原理 | 第37-38页 |
| ·任意点测量原理 | 第38-40页 |
| ·实验数据及误差分析 | 第40-43页 |
| ·偏差和调整量计算 | 第43-45页 |
| ·调整量的计算 | 第44-45页 |
| ·偏差的计算 | 第45页 |
| ·实验数据 | 第45页 |
| ·温度补偿 | 第45-48页 |
| ·温度补偿的原理 | 第46页 |
| ·温度补偿量的计算 | 第46-48页 |
| ·软地脚检测 | 第48-50页 |
| ·软地脚检测的原理 | 第48-49页 |
| ·误差的分析 | 第49页 |
| ·软地脚检测实验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其他测量功能的原理及试验 | 第51-70页 |
| ·轴系校准 | 第51-55页 |
| ·轴系校准的测量原理 | 第51-54页 |
| ·模拟测量与影响测量误差的因素 | 第54-55页 |
| ·直线度测量 | 第55-59页 |
| ·直线度误差测量原理 | 第55-56页 |
| ·直线度误差的评定 | 第56页 |
| ·最小包容区域评定原理 | 第56-57页 |
| ·直线度误差的计算机算法 | 第57-58页 |
| ·算法验证 | 第58页 |
| ·实测数据 | 第58-59页 |
| ·误差分析 | 第59页 |
| ·平面度测量 | 第59-64页 |
| ·平面度测量原理 | 第59-60页 |
| ·平面度误差的评定 | 第60-61页 |
| ·平面度误差的计算机算法 | 第61页 |
| ·算法中用到的公式 | 第61-63页 |
| ·实测结果 | 第63页 |
| ·误差分析 | 第63-64页 |
| ·水平倾角测量 | 第64-69页 |
| ·平面倾斜的表述 | 第64-65页 |
| ·平面倾斜的测量原理 | 第65-67页 |
| ·误差分析 | 第67-68页 |
| ·实测数据 | 第68-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70-72页 |
| ·主要工作回顾 | 第70页 |
| ·工作展望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个人简历 | 第75-76页 |
| 附图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