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文 献 综 述 | 第1-28页 |
第一章 肿 瘤 概 述 | 第9-12页 |
第一节 肿瘤的定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肿瘤细胞的形态结构和代谢的特点 | 第10-12页 |
第二章 肿瘤的主要机制 | 第12-14页 |
第一节 直接抑杀癌细胞的机制 | 第12-13页 |
第二节 间接抑杀癌细胞的机制 | 第13-14页 |
第三章 常用治疗肿瘤的方法 | 第14-28页 |
第一节 肿瘤的治疗方法 | 第14-17页 |
第二节 中药抗癌机理 | 第17-20页 |
第三节 中医药治癌症的若干法则 | 第20-22页 |
第四节 中医防治肿瘤的一个重要措施 | 第22-23页 |
第五节 中药配位化学观点 | 第23-26页 |
第六节 中药性味的理论探析 | 第26-28页 |
第二部分 理 论 部 分 | 第28-57页 |
第一章 第四统计力学的基本概念 | 第28-30页 |
第二章 第四统计力学中的定理及引理的证明 | 第30-41页 |
第一节 定理1的证明 | 第30-35页 |
第二节 定理2的证明 | 第35-37页 |
第三节 引理1的证明 | 第37-39页 |
第四节 引理的推论 | 第39-41页 |
第三章 “电荷强度标度”概念的提出 | 第41-48页 |
第四章 元素分布的群子模型的建立 | 第48-57页 |
第一节 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 第48-50页 |
第二节 元素分布群子模型的建立 | 第50-53页 |
第三节 群子参数的物理内涵及均匀性标度参数 | 第53-57页 |
第三部分 结果与讨论 | 第57-182页 |
第一章 人体生命动力元素按亲电强度分布的规律 | 第57-61页 |
第一节 几种典型器官的R1、R | 第57-58页 |
第二节 人体器官和组织的群子参数及生命动力元素分布规律 | 第58-61页 |
第二章 抗癌中药中生命动力学元素的分布规律 | 第61-83页 |
第一节 几种典型抗癌中药的亲电强度分布曲线与群子参数 | 第62-63页 |
第二节 抗癌中药的群子双参数与药效关系的初步分析 | 第63-70页 |
第三节 抗癌中药的群子双参数与有机物分子之间的初步分析 | 第70-75页 |
第四节 抗癌中药中高频药的三参数统计分析 | 第75-83页 |
第三章 抗癌中药中生命动力学元素的分布及其单味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83-138页 |
第一节 蜈蚣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83-84页 |
第二节 猪苓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84-86页 |
第三节 桃仁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86-88页 |
第四节 蒲公英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88-90页 |
第五节 黄连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90-93页 |
第六节 苦参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93-94页 |
第七节 莪术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94-96页 |
第八节 白花蛇舌草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96-98页 |
第九节 全蝎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98-100页 |
第十节 黄药子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00-101页 |
第十一节 仙鹤草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01-103页 |
第十二节 鱼腥草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03-105页 |
第十三节 野菊花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05-107页 |
第十四节 水蛭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07-109页 |
第十五节 黄芪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09-111页 |
第十六节 甘草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11-112页 |
第十七节 昆布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12-115页 |
第十八节 紫草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15-116页 |
第十九节 大枣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16-118页 |
第二十节 半枝莲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18-120页 |
第二十一节 夏枯草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20-121页 |
第二十二节 海藻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21-123页 |
第二十三节 赤芍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23-125页 |
第二十四节 柴胡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25-126页 |
第二十五节 山豆根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26-129页 |
第二十六节 黄柏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29-131页 |
第二十七节 知母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31-133页 |
第二十八节 青黛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33-134页 |
第二十九节 红花子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34-136页 |
第三十节 郁金的分布及其药性药理的考察 | 第136-138页 |
第四章 抗癌中药中高频药的群子统计参数与药效之间的关系 | 第138-170页 |
第一节 有关肺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38-142页 |
第二节 有关肾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42-144页 |
第三节 有关胃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44-147页 |
第四节 有关肝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47-151页 |
第五节 有关甲状腺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51-154页 |
第六节 有关胰腺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54-157页 |
第七节 有关大肠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57-159页 |
第八节 有关白血病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59-162页 |
第九节 有关皮肤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62-164页 |
第十节 有关绒毛线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64-165页 |
第十一节 有关乳腺癌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65-169页 |
第十二节 有关软组织恶性肿瘤处方中高频药的群子参数特征 | 第169-170页 |
第五章 典型处方的分析与讨论 | 第170-182页 |
第一节 典型肺癌处方的分析与讨论 | 第170-174页 |
第二节 典型胃癌处方的分析与讨论 | 第174-178页 |
第三节 典型膀胱癌处方的分析与讨论 | 第178-182页 |
结 论 | 第182-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183-189页 |
致 谢 | 第189-190页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的部分论文 | 第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