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社会结构与社会行动者互动关系理论概述 | 第10-12页 |
第二章 从经济结构转型看社会结构与社会行动者的互动 | 第12-20页 |
一、 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与立法互动的理论分析 | 第13-16页 |
二、 关于立法重点变化和宪法修改的实证研究 | 第16-20页 |
(一) 1979-2003年立法重点的变化 | 第16-17页 |
(二) 1979-2003年的宪法修改历程 | 第17-19页 |
(三) 对上述立法变迁的法社会学思考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立法者价值观的变化及其影响 | 第20-30页 |
一、 经济、政治及价值观的变化 | 第22-24页 |
二、 立法者价值观变化所带来的立法理念转变 | 第24-30页 |
(一) 立法者对法律功能的认识变化 | 第24-28页 |
(二) 立法者对立法活动的认识变化 | 第28-30页 |
第四章 立法实例分析:社会结构与立法理念转变对立法的影响 | 第30-36页 |
一、 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表现出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二、 社会结构方面的原因 | 第31-34页 |
三、 立法理念方面的原因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对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立法变迁的反思与启示 | 第36-47页 |
一、 对法律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再认识 | 第36-41页 |
二、 对立法“宜粗不宜细”观念的再认识 | 第41-43页 |
三、 对立法者在立法活动中作用的再认识 | 第43-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