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系统中Turbo码编、译码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2-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5-9页 |
·Turbo码的产生 | 第5-6页 |
·Turbo码的研究现状 | 第6-7页 |
·本文的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7-9页 |
第二章 Turbo码原理 | 第9-15页 |
·Turbo码编码器的结构 | 第9-12页 |
·分量码编码器的选用 | 第10-11页 |
·Turbo码的归零 | 第11页 |
·内交织器的选用 | 第11-12页 |
·Turbo码译码器的结构 | 第12-15页 |
第三章 WCDMA中Turbo码编码器的实现 | 第15-24页 |
·3GPP的交织算法 | 第15-17页 |
·Turbo码编码器的实现 | 第17-24页 |
·RSC子编码器的实现 | 第17-18页 |
·Turbo码归零的实现 | 第18-19页 |
·质数交织器的实现 | 第19-22页 |
·优化交织算法 | 第19-20页 |
·采用流水线结构 | 第20页 |
·复用功能模块 | 第20-21页 |
·使用ROM块 | 第21-22页 |
·分时复用 | 第22页 |
·性能及结论 | 第22-24页 |
第四章 Turbo码译码器的实现 | 第24-45页 |
·Turbo码译码算法 | 第24-29页 |
·MAP算法 | 第24-28页 |
·Max-LOG-MAP算法 | 第28-29页 |
·Turbo码译码器的DSP实现 | 第29-45页 |
·译码器实现的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法 | 第29-32页 |
·译码器实现的技术难点 | 第29-30页 |
·技术难点的解决方法 | 第30-32页 |
·译码器的DSP实现 | 第32-42页 |
·数据接收单元 | 第33-37页 |
·解复用单元 | 第37页 |
·先验信息1、先验信息2单元 | 第37-38页 |
·Max-LOG-MAP算法单元 | 第38-39页 |
·硬判决单元 | 第39-42页 |
·译码器的性能分析 | 第42-45页 |
·压缩了数据存储空间 | 第42页 |
·减小了译码时延 | 第42-43页 |
·具体的性能指标 | 第43-45页 |
第五章 Turbo码编、译码系统的实现 | 第45-56页 |
·系统的原理框图 | 第45-46页 |
·传输信道的实现 | 第46-49页 |
·传输信道模型 | 第46-47页 |
·高斯白噪声发生器的实现 | 第47-49页 |
·算法的确定 | 第47页 |
·白噪声发生器的FPGA实现 | 第47-49页 |
·信源和Turbo码编码器之间接口的实现 | 第49-52页 |
·Turbo码译码器和PC机之间接口的实现 | 第52-55页 |
·C5402McBSP的特点 | 第52-53页 |
·C5402McBSP的配置 | 第53-54页 |
·C5402DMA的配置 | 第54-55页 |
·系统的实现结构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 谢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