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34页 |
第一节 流感病毒的基本特征和预防 | 第11-12页 |
1 流感病毒的基本特征 | 第11页 |
2 流感病毒的预防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核酸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1 核酸疫苗的产生背景 | 第12-13页 |
2 核酸疫苗的特点 | 第13-15页 |
2 1 核酸疫苗的优点 | 第13-14页 |
2 2 核酸疫苗的缺点 | 第14-15页 |
3 核酸疫苗的免疫机理 | 第15-16页 |
4 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因素 | 第16-18页 |
4 1 质粒载体和启动子的选择 | 第16页 |
4 2 注射途径与方法 | 第16-17页 |
4 3 接种部位的预处理 | 第17-18页 |
4 4 接种剂量与次数 | 第18页 |
4 5 免疫佐剂 | 第18页 |
5 核酸疫苗在流感病毒防治研究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6 核酸疫苗的发展前景 | 第19-20页 |
第三节 核酸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 | 第20-34页 |
1 免疫佐剂的发展 | 第20-21页 |
2 核酸疫苗佐剂的分类 | 第21-25页 |
2 1 细胞因子佐剂 | 第21-23页 |
2 2 协同刺激分子佐剂 | 第23-24页 |
2 3 补体及其它佐剂 | 第24-25页 |
3 本实验中选择的几种佐剂的生物学特征 | 第25-34页 |
3 1 协同刺激分子CD40L/CD40,CD28/B7 | 第26-30页 |
3 2 IL-12、 IL-8、 IL-6的生物学特征 | 第30-34页 |
第二章 免疫佐剂对流感病毒HA DNA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 | 第34-73页 |
第一节 质粒的构建 | 第34-51页 |
1 实验材料 | 第34-37页 |
1 1 大肠杆菌菌株 | 第34页 |
1 2 载体和质粒 | 第34页 |
1 3 cDNA文库 | 第34-35页 |
1 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1 5 主要试剂 | 第35-36页 |
1 6 所需溶液 | 第36页 |
1 7 引物 | 第36-37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7-42页 |
2 1 PCR加样及反应条件 | 第37-38页 |
2 2 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制备 | 第38页 |
2 3 PCR产物回收和纯化 | 第38-39页 |
2 4 载体与PCR产物的连接 | 第39页 |
2 5 连接产物的转化 | 第39页 |
2 6 质粒的小量制备 | 第39-40页 |
2 7 各重组质粒的酶切鉴定 | 第40页 |
2 8 抽提质粒及质粒测序鉴定 | 第40-41页 |
2 9 重组质粒的抽提纯化 | 第41页 |
2 10 测量DNA的浓度 | 第41-42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2-51页 |
3 1载体结构及基因克隆示意图 | 第42-43页 |
3 2各基因的PCR图 | 第43-45页 |
3 3 重组质粒限制性酶切分析 | 第45-48页 |
3 4 各基因片断测序结果 | 第48-51页 |
第二节 各质粒免疫佐剂效果的检测 | 第51-7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1 1 动物和病毒 | 第51页 |
1 2 主要试剂 | 第51-52页 |
1 3 主要仪器 | 第5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2-54页 |
2 1 A/PR/8/34对BALB/c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 测定 | 第52-53页 |
2 2 免疫和攻击 | 第53页 |
2 3 抗血清采集 | 第53-54页 |
2 4 抗体检测 | 第54页 |
2 5 统计学 | 第5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4-72页 |
3 1 各质粒免疫后小鼠血清中IgG抗体的测定 | 第54-61页 |
3 2 血清IgG中亚型抗体的测定 | 第61-64页 |
3 3 质粒免疫后对小鼠抗致死量流感病毒攻击的结果 | 第64-72页 |
第三节 实验小结 | 第72-73页 |
1 1 基因克隆 | 第72页 |
1 2 DNA免疫佐剂效果的检测 | 第72-73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73-82页 |
1 共同免疫HA DNA和CD40L的核酸疫苗能增强小鼠抗流感病毒攻击 | 第73-75页 |
2 融合疫苗在抗流感中的效果评价 | 第75页 |
3 IL-12作为流感HA DNA疫苗佐剂能保护小鼠抗致死量流感病毒攻击 | 第75-78页 |
4 IL-8能作为流感核酸疫苗佐剂增强小鼠抗流感病毒攻击 | 第78-79页 |
5 共同免疫CD28或IL-6与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不能增强小鼠抗流感功能 | 第79-81页 |
6 实验设想与展望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97页 |
缩写表 | 第97-98页 |
读研期间文章发表和录用情况 | 第98-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