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的理论(法学)论文

自救:法治所呼唤的主体精神

导言第1-13页
第一章自救精神简述第13-17页
 第一节主体自救的基本含义第13页
 第二节救精神的来源第13-14页
 第三节自救精神的条件第14页
 第四节自救精神的意义第14-17页
第二章自救精神的理念基础第17-21页
 第一节主体自信理念第17-18页
 第二节权利本位理念第18页
 第三节权力有限理念第18-19页
 第四节生而自由理念第19-21页
第三章自救精神的历史障碍:传统的权威拯救精神第21-41页
 第一节传统权威拯救精神的由来第21-23页
  一、 权威精神的来源第21-22页
  二、 权威精神的强化第22-23页
 第二节封建社会强化权威拯救精神第23-31页
  一、 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第23-26页
  二、 封建社会的官僚政治第26-29页
  三、 封建社会的意识形态第29-31页
 第三节身份社会和乡土中国:权威拯救扎根的社会基础第31-37页
  一、 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第31-32页
  二、 阶级矛盾的调和第32-35页
  三、 身份社会和乡土中国的成型第35-37页
 第四节拯救精神所造就的主体性格第37-41页
第四章主体自救精神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第41-49页
 第一节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对立第41页
 第二节商品经济瓦解身份社会第41-43页
 第三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自救精神第43-46页
 第四节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律价值取向第46-47页
 第五节市场经济促进主体自救精神的形成第47-49页
第五章主体自救精神的政治基础:民主政治第49-62页
 第一节 历史的观察:自救精神与民主政治密不可分第49-50页
 第二节民主政治是自救精神的政治保障第50-56页
  一、 民主政治消解拯救情结第50-51页
  二、 民主政治的终极价值取向第51页
  三、 民主政治的基本制度第51-53页
  四、 警惕官僚政治的陷阱第53-56页
 第三节自救精神促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第56-62页
  一、 公民参政议政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第56-57页
  二、 自觉监督机制保证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第57-58页
  三、 自救精神取代拯救精神第58-59页
  四、 自救精神塑造主体人格:独立、自由、积极、自信第59-62页
第六章 主体自救精神的文化基础:法治文化第62-84页
 第一节法治文化简述第62-65页
  一、 法治文化的概念第62页
  二、 法治文化的原则第62-63页
  三、 法治文化与人治文化的对立第63-65页
 第二节主体自救精神在法治文化下的发扬第65-68页
  一、 法治文化:一场观念的革命第65-66页
  二、 法治悖论:政府推动型与法治政府第66-68页
  三、 自救精神的发扬第68页
 第三节 主体自救精神对法治文化的作用第68-72页
  一、 主体自救精神对法治文化的导向作用第68-69页
  二、 主体自救精神对法治文化的推动作用第69-71页
  三、 主体自救精神对法治文化的维护作用第71-72页
 第四节 建设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第72-84页
  一、 反对人治文化第72-74页
  二、 全面的素质教育第74-77页
  三、 社会舆论的法治导向第77-80页
  四、 法治的本土资源问题第80-84页
结语第84-85页
参考书目第85-87页
声明第87-88页
后记第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废弃植物纤维水解的研究
下一篇:人肝癌细胞抑癌基因PTEN的表达及其启动子的调控研究